更多>健康>恢复

什么叫脊髓半切综合征

脊髓半切综合征,又称脊髓半切征,是指脊髓的一侧受到损伤而另一侧保持相对完好的一种特殊神经功能障碍综合征。该病症通常表现为损伤侧的痉挛性瘫痪和深感觉障碍,例如位置觉、震动觉的丧失;而在损伤的对侧,则主要表现为浅感觉障碍,如痛觉和温度觉的减退或缺失。

脊髓半切征的主要临床表现

在临床上,当患者出现一侧下肢以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而另一侧下肢以感觉异常为主要表现时,应高度怀疑为脊髓半切综合征,这种情况也被称为不典型的脊髓半切征。由于脊髓不同节段控制着不同的神经功能,因此损伤部位的不同会导致症状表现存在明显差异。

不同部位脊髓损伤的表现

例如,在胸腰段的脊髓受损时,主要影响下肢的功能,可能导致下肢无力、行走困难或感觉异常;若损伤发生在颈髓区域,则可能影响上肢的感觉与运动功能,出现手部麻木、肌力下降等症状;而高位颈髓(如C1-C4节段)损伤则可能累及呼吸中枢,造成严重的呼吸困难,甚至需要依赖呼吸机维持生命。

常见病因与诊断意义

脊髓半切综合征常见于一些压迫性或创伤性病变,如髓外硬膜内肿瘤、脊柱外伤、脊髓血管病变等。由于其具有特定的临床表现和神经功能分布特点,因此对于临床医生而言,识别脊髓半切征有助于快速判断脊髓损伤的部位与可能的病因,从而为后续的影像学检查和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我心又在何方2025-08-28 10:10:30
评论(0)
评论前需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