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导致四肢瘫痪还有康复的希望吗?
在临床实践中,脊髓损伤是一种较为严重且复杂的神经系统疾病。很多患者因交通事故、高空坠落、意外摔伤,甚至暴力伤害等原因导致脊髓受损。脊髓损伤不仅可能因骨折或关节脱位压迫神经而导致瘫痪,有时即使没有明显的骨骼损伤,仅是脊髓本身受到冲击或震荡,也可能出现四肢瘫痪的症状,磁共振检查仅提示脊髓损伤。
面对脊髓损伤引发的瘫痪,真的无计可施吗?
当患者出现四肢瘫痪的情况时,很多家属和医生都感到束手无策。即使患者被完全交由医疗机构治疗,医生在面对此类病情时也常常缺乏有效的干预手段。这导致许多患者长期卧床,生活无法自理,甚至出现大小便失禁等问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部分患者因此产生悲观情绪,甚至萌生轻生的念头。
一个真实案例带来希望
我们来看一个令人鼓舞的真实病例。一位65岁的男性患者,在高空作业时不慎坠落,造成颈部脊髓损伤,伤后立即出现四肢瘫痪的症状。家属紧急将其送往当地医院救治。
经磁共振检查发现,患者颈3-4节段脊髓受损,并伴有颈椎管狭窄。常规治疗中,医生尝试使用激素进行干预,但一周后病情未见明显改善。随后,患者被转至西安市红会医院功能神经外科。
在红会医院,赵东升副主任为患者制定了详细的康复治疗方案。经过20天的系统治疗,患者奇迹般地恢复了行动能力,不仅能够站立行走,双上肢也恢复到可以自如使用筷子进食的程度,极大改善了生活质量。
科学治疗是恢复的关键
虽然脊髓损伤的确会对身体造成严重打击,容易引发肢体瘫痪、大小便失禁等症状,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但只要在受伤后及时接受科学、系统的治疗,大部分患者的脊髓功能仍有望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避免永久性瘫痪的发生。
如果存在骨折或脱位压迫脊髓的情况,则应尽快进行手术减压,解除压迫,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治疗建议与康复措施
1.急性期处理:首先应对骨折及其他合并伤进行紧急处理,积极抢救生命,确保患者生命体征稳定。
2.药物治疗:在急性期可短期使用激素冲击疗法,配合营养神经类药物,以促进神经修复。同时,应积极预防并发症,如深静脉血栓,可通过穿戴加长弹力袜或预防性使用低分子肝素进行干预。
此外,护理工作也至关重要,需注意预防褥疮的发生,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预防肺部感染,定期翻身拍背;对于可能出现的尿潴留和便秘问题,可通过人工腹部按摩等方式促进胃肠蠕动。
待脊髓水肿阶段过后,应尽早开展物理治疗,如电刺激、磁刺激等手段,有助于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康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