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健康>恢复

脊椎损伤患者需注意的关键事项

脊椎损伤是一种严重的身体创伤,处理不当可能导致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甚至瘫痪。因此,在脊椎损伤发生后,必须高度重视急救与后续治疗的每一个环节。

伤后第一时间的急救措施

在发生脊椎损伤后,首要任务是确保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包括呼吸、心跳和血压的维持。此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在现场由专业人员进行初步评估。

在急救过程中,必须确保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人工辅助通气,以保证充足的氧气供应。同时,避免对患者进行不必要的移动,以防造成二次伤害。

正确固定与搬运方法

防止二次损伤的关键

由于脊柱结构的特殊性,任何不当的搬运或体位改变都可能加重脊髓损伤。因此,在现场急救中,必须使用专业的脊柱固定装置,如颈托、脊柱板等,对患者的头部、颈部和躯干进行整体固定。

搬运过程中应保持患者身体呈直线状态,避免扭转或弯曲脊柱。多人协作搬运是最佳选择,确保动作同步、平稳。

医院内的进一步处理

到达医院后,医护人员将继续维持患者的基础生命支持,并根据情况实施高级生命支持措施,如机械通气、循环支持等。

为了准确判断损伤程度,医生会安排进行影像学检查,包括脊柱X光、CT扫描或MRI检查。这些检查有助于明确骨折部位、移位程度以及脊髓是否受到压迫。

手术治疗与减压措施

尽早干预以恢复神经功能

对于存在明显脊髓压迫的患者,应尽快实施手术减压治疗。手术内容可能包括清除突入椎管的压缩椎体、碎骨片、受损的椎间盘组织以及血肿等。

通过手术减压,可以有效缓解对脊髓和神经根的压力,为神经功能的恢复创造良好的条件。术后还需结合康复训练,促进患者功能的逐步恢复。

总结

脊椎损伤的处理需要从现场急救到医院治疗的全过程都保持高度的专业性和谨慎性。及时的生命支持、正确的固定搬运、精准的影像诊断以及尽早的手术干预,都是决定预后的关键因素。

月儿19952025-08-28 10:52:22
评论(0)
评论前需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