臂丛神经损伤引发疼痛如何科学应对?
臂丛神经是由第5至第8颈神经以及第1胸神经的前支构成,有时还会接收来自颈4或胸2的部分神经纤维。当这些神经受到损伤时,就会导致臂丛神经损伤,这种损伤属于较为复杂的周围神经损伤类型,常引发上肢功能障碍,严重者甚至可能导致终身残疾,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经济都造成较大影响。患者在受伤后常出现即时或延迟发作的疼痛,表现为烧灼感、压迫感等,伴有自发性疼痛、触诱发痛和痛觉过敏等多种症状,属于一种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
臂丛神经损伤疼痛的普遍性与心理影响
RyanBailey等研究人员对49名臂丛神经损伤患者进行了疼痛评分(使用10厘米视觉模拟量表),结果显示平均疼痛评分为5.1,属于中度疼痛。其中约40%的患者伴有抑郁症状,远高于普通人群15%~19%的抑郁发生率。特别是根性撕脱伤的患者更容易出现持续性疼痛,这不仅影响身体健康,也对心理健康构成威胁。
疼痛机制解析:外周与中枢因素并存
中枢敏化在疼痛发展中的作用
据统计,臂丛神经损伤患者中疼痛发生率高达70%。Ciaramitaro的研究指出,根性撕脱伤比部分损伤更容易引发神经病理性疼痛。除了外周神经损伤因素外,中枢神经系统的改变在疼痛的发生中也起着关键作用。中枢敏化(CentralSensitization)是一种神经系统对疼痛刺激反应增强的现象,它会导致痛觉过敏、异常疼痛等症状,且这些症状往往超出原损伤神经的支配区域。
撕脱伤与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关系
研究表明,臂丛神经撕脱伤引起的疼痛往往与脊髓病变密切相关,而不仅仅是脊神经节的损伤。实验模型显示,相比挤压或结扎模型,撕脱伤会引起更强烈且持续时间更长的双侧机械性及冷触觉疼痛,且不限于受伤神经的支配区域。这表明疼痛的发生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变化密切相关,不能仅用外周机制或中枢敏化单独解释。
幻肢痛:撕脱伤后特殊的疼痛表现
一些臂丛神经撕脱伤患者会经历幻肢痛(PhantomLimbPain,PLP),这是一种失传入性疼痛,表现为患肢部位持续性疼痛,伴随间歇性放射性剧痛。其发生率约为39.3%,低于截肢患者的54%-85%。这种现象被认为与大脑皮质功能区的不良重塑有关,是神经系统对缺失信号的一种异常反应。
治疗臂丛神经损伤疼痛的多元化方案
保守治疗:基础干预手段
保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中医调理、物理疗法和心理干预等。药物如吗啡、加巴喷丁等可快速缓解疼痛;物理治疗如经皮电神经刺激(TENS)、脉冲电刺激、磁疗、蜡疗等可改善肌肉力量和身体功能;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和放松训练有助于缓解焦虑和抑郁;针灸等替代疗法也具有一定辅助效果。这些方法应联合使用,以实现最佳镇痛效果。
鞘内镇痛泵植入:持续镇痛新选择
鞘内缓释镇痛药物植入疗法最初用于癌症疼痛治疗,近年来也被应用于非癌性慢性疼痛管理。该方法通过植入体内的泵将药物直接输送至蛛网膜下腔,从而更高效地阻断疼痛信号传导,减少全身用药带来的副作用。
外科手术干预:针对顽固性疼痛
对于药物难以控制的疼痛,可考虑手术干预。包括周围神经刺激术、脊髓热凝术、脊髓刺激术(SCS)、深脑刺激术、脊髓前侧切断术、脊神经根切断术等多种方式。其中,脊神经后根入髓区(DREZ)毁损术、脊髓刺激术和深脑刺激术的总体有效率可达70%-90%。
脊髓电刺激术:现代疼痛治疗新突破
脊髓电刺激术(SpinalCordStimulation,SCS)是一种通过植入电极向脊髓后角传递电脉冲来阻断疼痛信号传导的治疗方法。其原理是通过电刺激激活脊髓中的抑制性神经元,从而抑制疼痛信号上传至大脑。近年来,随着设备的改进和理论的发展,SCS的疗效显著提升。
SCS治疗流程详解
治疗阶段划分
SCS治疗通常分为两个阶段:一期体验性治疗和二期长期植入治疗。
一期体验治疗:医生将临时电极置入硬膜外腔,患者可在术中体验刺激效果,并根据反馈调整电极位置。术后患者可在病房继续体验治疗,自行调节刺激强度。
二期植入治疗:若体验治疗效果良好,则进行永久性神经刺激器植入。电极通过微创手术置入硬膜外腔,并连接至埋藏于腹部或臀部的电脉冲发生器。
术后管理与随访
术后患者可携带控制器回家,自行调节刺激强度控制疼痛。需注意日常护理,避免感染和装置移位。建议每半年或一年回医院随访一次,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SCS治疗的禁忌与注意事项
以下情况不适合接受SCS治疗:
- 3个月内发生过心肌梗死的患者
- 患有严重高血压或糖尿病的患者
- 存在人格障碍或心理不稳定的患者
- 妊娠期女性
- 使用植入性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或依赖起搏器的患者
- 植入部位存在局部感染
- 脊柱解剖结构异常无法植入电极
- 正在使用抗凝药物
- 存在药物依赖问题的患者
体验治疗的意义与过程
体验治疗是SCS治疗的一大优势,患者可在决定长期植入前先行试用。该过程类似于打封闭针,通过微创方式将临时电极置入背部,并连接体外刺激装置。患者可在病房自行调节参数,感受治疗效果。
体验治疗一般不超过10天,最长不超过14天,以避免感染风险。在此期间,患者可自由活动,但需遵守医生指导,防止装置移位或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