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健康>恢复

脑瘫出生时能否及时发现

脑瘫是一种由于大脑发育异常或脑损伤引起的运动和姿势障碍疾病,很多家长关心的问题是:刚出生时能否检查出脑瘫?实际上,通常在新生儿刚出生时,很难通过常规检查明确诊断脑瘫。因为脑瘫的症状往往不会立即显现,而是随着孩子的成长,逐渐出现一些发育迟缓或异常的临床表现。

脑瘫早期可能出现的表现

脑瘫患儿在出生后的几个月内可能会出现一些早期信号。例如,孩子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较差,表现为对声音、光线或物体缺乏兴趣。在行为上,可能表现为少吃、懒动、哭闹异常,甚至表现出难以安抚的情绪波动。

此外,脑瘫患儿在进食方面也常存在困难。由于吸吮和吞咽能力较弱,孩子可能出现吃奶费力、呛奶、吐奶等情况,进而影响营养摄入,导致体重和身高增长缓慢,明显落后于同龄健康儿童。

运动发育异常的表现

肌张力与姿势异常

脑瘫患儿的肌张力常常异常,表现为肌肉过于紧张或过于松弛。例如,正常婴儿在3-4个月大时,原本存在的拇指内收现象会逐渐消失,而脑瘫患儿可能在4个月之后仍持续出现拇指内收的情况。

此外,脑瘫还可能表现为下肢强直、剪刀腿(双腿交叉像剪刀)等异常姿势。这些运动方面的异常往往是脑瘫的重要提示。

认知与社交能力发育滞后

正常情况下,婴儿在2个月左右会开始微笑,并逐渐具备追视、追声、与人互动等能力。但脑瘫患儿在这些方面的发展往往明显落后。例如,他们可能不会对人脸产生兴趣,无法跟随声音或物体转动头部,也不会对亲近的人展现出情感反应。

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在上述多个方面存在异常表现,应引起高度重视,及时带孩子前往正规医院进行专业评估和检查。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对于改善脑瘫患儿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小虎看就看2025-08-31 10:43:19
评论(0)
评论前需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