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脑溢血的正确急救措施
突发脑溢血是一种严重的健康危机,尤其在家中发作时,往往难以第一时间确诊。其主要特点是发病急骤,患者可能会突然出现语言障碍、单侧肢体无法活动、行走困难,或伴有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这些表现通常提示可能发生了脑出血,民间也称之为脑溢血。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对患者的生存和康复至关重要。
第一步: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一旦发现疑似脑溢血的症状,应第一时间联系急救中心,如拨打120,争取宝贵的抢救时间。脑溢血的黄金救治时间非常有限,越早送医,治疗效果越好。
第二步:现场急救处理
保持患者体位稳定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家属应尽量让患者保持安静,避免剧烈移动。如果患者意识不清,应将其头部偏向一侧,可以是左侧也可以是右侧,切忌让患者仰卧。这种体位有助于防止呕吐物误吸入气管,避免引发窒息或吸入性肺炎。
注意呕吐与误吸风险
脑出血后,患者常出现恶心、呕吐等现象。此时更应特别注意防止误吸。若呕吐物被吸入肺部,不仅可能导致窒息,还可能引发化学性肺炎,增加后续治疗的难度和风险。
控制血压,减少出血量
对于血压偏高的患者,应及时服用降压药物,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左右。这样可以有效减缓出血速度,降低脑内压,减轻病情发展。但需注意,降压过程应平稳进行,避免血压骤降造成其他并发症。
总结与提醒
面对突发脑溢血,冷静应对、科学施救是关键。除了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外,正确的现场处置可以为患者争取更多救治时间。同时,家属应了解基本的急救知识,以备不时之需。平时也应关注家中老年人或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状况,预防脑溢血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