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健康>恢复

脑溢血的紧急救治措施与应对策略

脑溢血在医学上被称为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通常发生在50岁以上且伴有高血压的患者群体中。该病往往起病急骤,病情可在数分钟至数小时内迅速加重。典型症状包括剧烈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意识模糊、血压升高,甚至呕出类似咖啡渣的胃内容物。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双眼向一侧凝视等神经系统表现。脑出血属于出血性中风的一种,其诱因复杂多样,急救措施可分为院前处理与院内治疗两个阶段。

院前急救措施

1、保持患者体位稳定:在发现疑似脑出血症状时,应立即让患者就地平躺,避免随意搬动。同时,解开患者的衣领、腰带等束缚物,保持呼吸通畅。将患者的头部偏向一侧或采取侧卧位,有助于防止呕吐物误吸入气管,引发窒息或吸入性肺炎。若患者佩戴假牙,应及时取出,并清理口腔及呼吸道分泌物。

2、降低体温,缓解症状:可以使用毛巾包裹冰袋敷在患者额头,帮助降低体温,减轻头部不适。但需注意避免冰袋直接接触皮肤,防止冻伤。

3、及时联系专业医疗救援:在进行初步处理的同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联系专业医疗人员前来处理,确保患者尽快获得系统性救治。

院内急救措施

1、呼吸与生命体征管理

入院后首要任务是维持患者的呼吸功能和生命体征稳定。医护人员会给予氧气支持,并通过监护设备持续监测患者的呼吸、心跳、血压等关键指标。对于呼吸困难或意识丧失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并采用机械通气辅助呼吸。

2、药物干预控制血压

医护人员会立即测量患者血压。若患者意识清醒且血压明显升高,可遵医嘱给予降压药物,如舌下含服卡托普利,同时口服速尿片以辅助降压。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循医生指导,避免血压波动过大。

3、影像学检查与手术评估

在病情稳定后,应尽快进行头部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明确出血部位及出血量。根据检查结果,医生将评估是否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对于出血量较大或病情进展迅速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开颅手术清除血肿,以减轻颅内压力,挽救生命。

4、控制颅内压与血压水平

为了降低颅内压,医生可能会使用甘露醇静脉滴注,并结合乌拉地尔等降压药物控制血压。此外,将患者床头抬高约30度,有助于促进静脉回流,降低颅内压和血压。

后续保守治疗与康复管理

对于不适合手术的患者,主要采取保守治疗,包括抗感染、营养支持、神经保护剂的应用、体温调控等对症支持措施。脑出血属于高危重症,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因此一旦怀疑该病,必须立即前往医院急诊科进行专业诊断与治疗。

云中月2025-09-01 10:22:23
评论(0)
评论前需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