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出血到底有多严重
脑膜出血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其严重程度取决于出血的具体类型和位置。通常来说,脑膜出血主要分为硬脑膜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两种类型,每种类型的危害性也有所不同。
硬脑膜出血的严重性分析
硬脑膜出血又分为硬膜外血肿和硬膜下血肿,这类出血多由头部外伤引起,属于外伤性颅内出血。对于出血量较小的硬膜外或硬膜下血肿,患者可能不需要立即进行手术,可通过药物治疗和观察来处理。然而,如果出血量较大,尤其是幕上出血量超过30mL时,往往需要紧急手术干预以防止颅内压升高和脑组织受压。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危险性不容忽视
相较而言,蛛网膜下腔出血则更为严重。这种类型的出血通常由动脉瘤破裂或脑血管畸形(如AVM)等病理性因素引起。一旦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出血量往往较大,且可能导致剧烈头痛、意识障碍,甚至危及生命。
及时就医是关键
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患者必须尽快前往大型综合性医院进行详细检查,明确出血的具体原因。如果不查明病因而仅采取保守治疗,患者存在极高的再出血风险。据统计,未明确病因就进行保守治疗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再次出血的死亡率可高达60%-70%。
为何必须查明出血原因
查明出血原因不仅有助于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很多时候还可以在诊断过程中直接进行病因的清除,如动脉瘤夹闭或介入栓塞治疗。如果未能及时去除出血根源,蛛网膜下腔出血可能会再次发生,且再次出血的病情往往比首次更为严重,带来更高的致残率和死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