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健康>恢复

阿尔茨海默病的科学预防策略

阿尔茨海默病(AD)作为一种严重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已在中国成为第五大死亡原因。目前我国AD患者人数已高达约1000万,预计到2050年将突破4000万。该病起病隐匿、进展缓慢,且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往往在确诊时已错过最佳干预窗口。然而,近年来的多项研究表明,AD与许多慢性疾病类似,具备一定的可预防性。2020年发布的全球首个AD循证预防国际指南提出了21项具体建议,遵循这些指导原则,有望延缓或预防近40%的老年痴呆病例发生。

健康生活方式对AD的预防作用

保持合理体重是预防AD的重要环节。对于65岁以下人群,建议将体重指数(BMI)控制在18.5~24.9kg/m²之间。而65岁以上老年人则不宜过瘦,因为体重过轻反而可能增加患病风险。因此,老年人若出现体重明显下降或恢复年轻时体型,应定期前往医院进行认知功能评估,包括记忆力、计算能力、理解力、语言表达、日常交流、购物能力、家电使用能力等。

坚持适量运动对各个年龄段都有益处,有助于提升大脑供血和神经可塑性。例如跳广场舞、打太极拳、快走、游泳等都是适合的运动方式。此外,积极参与脑力活动如阅读、下棋、拼图、学习新技能等也有助于增强认知储备,降低AD风险。

戒烟限酒与睡眠管理

吸烟已被多项研究证实为AD的危险因素。因此,不仅要杜绝主动吸烟,还应避免长期暴露在二手烟环境中。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可能加速脑部炎症反应和神经元损伤,从而诱发认知功能下降。

良好的睡眠习惯同样至关重要。研究发现,夜间睡眠时间与AD病理之间存在U型关系,即睡眠过短或过长均可能增加认知障碍风险。每晚睡眠保持在6~7小时最为理想,有助于脑脊液清除β淀粉样蛋白(Aβ),减少脑内沉积,从而降低AD发生几率。

此外,最佳入睡时间应在晚上22:00至23:00之间,以顺应人体生物节律。若出现失眠、睡眠质量下降、白天嗜睡等问题,应及时就医,进行专业评估与干预。

慢性疾病的早期干预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预防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疾病、脑外伤、焦虑和抑郁等慢性病,这些疾病均与AD的发生密切相关。

对于糖尿病患者,应密切监测血糖水平,并关注是否存在记忆力、计算力、理解力、命名能力、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认知功能下降。若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评估。

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应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并定期进行认知功能检查,防止认知能力进一步恶化。

老年人尤其是行动不便者应注意防止跌倒,保护头部,避免脑外伤。脑外伤是AD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可能引发脑部炎症和神经元损伤。

值得注意的是,中年时期的高血压会显著增加未来认知损伤的风险,而老年时期血压过低反而可能对大脑健康不利。此外,高脉压差无论在中年人还是老年人中,都会增加AD风险。因此,中年人应通过低盐、低油、低脂、低糖饮食来控制血压和心率,老年人则需防止血压过低。

心理健康与AD的关系

抑郁情绪也是AD的重要风险因素。即使是非痴呆老年人群,持续存在轻微抑郁症状也可能加速AD病理进程。这类情绪可能通过升高脑内淀粉样蛋白水平,导致认知功能下降,从而增加晚年患AD的风险。

因此,建议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长期处于高压紧张状态。出现情绪问题时,应积极寻求心理支持和专业帮助,并定期进行认知功能检测。

教育水平与营养补充

接受高等教育被认为可以增强认知储备,降低AD发病风险。因此,提升个人教育水平是预防AD的有效手段之一。

此外,在体检中若发现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或维生素B12和叶酸水平偏低,应及时进行饮食调整或补充相关营养素。适量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绿叶蔬菜等,也有助于降低AD风险。

细雨残念2025-09-03 08:30:39
评论(0)
评论前需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