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健康>恢复

阿尔茨海默病:你了解多少?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主要发生在老年人群及其前期阶段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核心特征是认知功能的持续性衰退以及行为能力的损害。这种疾病是老年痴呆症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占所有病例的50%到70%。因此,当人们提到“老年痴呆”时,大多数情况下指的就是阿尔茨海默病。

阿尔茨海默病的流行病学与风险因素

在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阿尔茨海默病的患病率大约在3%到7%之间。该病的诱发因素较为复杂,包括教育水平较低、吸烟、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高血糖、高胆固醇、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疾病的两个阶段:痴呆前阶段与痴呆阶段

阿尔茨海默病的发展通常分为两个阶段:痴呆前阶段和痴呆阶段。该病起病隐匿,发展缓慢但持续,患者早期可能并无明显症状或仅表现为轻微的认知变化。

痴呆前阶段的表现

在痴呆前阶段,患者的近记忆力可能出现轻微下降,学习能力、注意力、语言能力和执行功能也可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然而,这些变化通常不足以干扰患者的日常生活,因此容易被忽视或误认为是正常的老化现象。

痴呆阶段的三个分期

痴呆阶段的病情会逐渐加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并可细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期。

轻度痴呆的症状

轻度痴呆阶段最显著的表现是记忆力下降,尤其是近期记忆受损。患者常常忘记刚刚发生的事情或说过的话,而对遥远的往事却记得比较清楚。随着病情发展,远期记忆也会逐渐受到影响。此阶段的症状容易被家人忽略,仅被认为是“健忘”,但实际上已经开始影响生活,例如忘记关煤气、频繁找不到物品等。此外,部分患者会出现空间定向障碍,例如外出后找不到回家的路,或无法准确临摹立体图形。

中度痴呆的特征

进入中度痴呆阶段后,患者的记忆障碍进一步加剧,工作能力、学习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明显下降,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也会逐渐丧失。此时患者可能会出现明显的精神和行为异常。性格内向的患者可能变得易怒、话多,而原本外向的人则可能变得沉默寡言、缺乏兴趣,甚至出现人格改变,例如做出不合时宜的行为,如随地大小便等。

重度痴呆的后果

在重度痴呆阶段,患者的认知和行为问题会显著恶化,情感变得淡漠,语言能力丧失,甚至无法完成穿衣、进食等基本生活动作。患者最终会卧床不起,不再与人交流,出现四肢瘫痪、大小便失禁等症状,并可能引发多种并发症,如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压疮以及全身性衰竭,最终因并发症而死亡。

诊断与治疗现状

目前,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主要依赖于详细的病史采集、临床症状观察以及精神状态评估量表,诊断准确率可达85%至90%。此外,脑电图和头部影像学检查等辅助手段也可提供一定参考,但缺乏特异性。

疾病的严重性与应对策略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危害极大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尚无能够有效阻止其进展的治疗方法。即使接受治疗,患者的病情仍会逐步恶化,平均病程为5到10年,个别患者可能存活20年甚至更久。最终多数患者因并发症去世。

因此,提高公众对该病的认知、实现早发现和早干预,对于延缓病情发展、维持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加强对阿尔茨海默病的关注,不仅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也能减轻家庭和社会的照护负担。

根深树壮2025-09-03 08:37:40
评论(0)
评论前需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