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健康>恢复

阿尔茨海默症到底是什么?深入了解这种常见老年疾病

阿尔茨海默症,俗称老年痴呆症,是一种严重影响老年人认知功能和生活能力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该病最早在1906年由德国医学家阿洛伊斯·阿尔茨海默(Alois Alzheimer)首次发现并报道。

阿尔茨海默症的发现历史

当时,阿尔茨海默教授在一名女性患者身上观察到了一系列异常症状,包括严重的记忆力障碍、语言表达困难,以及无法理解他人的话语。这些认知功能的衰退在几年内迅速恶化,最终导致患者在五年内因感染和长期卧床引发的压疮并发症而去世。

病理特征与诊断依据

在患者去世后进行的脑部解剖和显微镜检查中,医生们发现其大脑存在明显的萎缩,尤其是在大脑皮层区域。更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皮层神经元大量丢失,形成了该病的典型病理特征。

阿尔茨海默症的临床表现

如今,医学界将这种后天获得性痴呆定义为阿尔茨海默病。该病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认知功能下降,包括记忆力减退、判断力减弱、注意力不集中等。随着病情发展,患者还会出现日常生活能力的显著下降,如穿衣、进食、洗漱等基本活动都需要他人协助。

此外,阿尔茨海默症还常常伴随精神行为的异常,例如情绪波动、焦虑、幻觉、攻击性行为等。这些症状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给家属和护理人员带来极大的心理和生理负担。

阿尔茨海默症的社会影响

作为全球最常见的痴呆类型,阿尔茨海默症已成为老龄化社会中不可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它不仅对患者个体造成深远影响,也对家庭结构、医疗资源和社会保障体系带来了巨大挑战。

边缘回忆2025-09-03 08:53:51
评论(0)
评论前需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