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有哪些常见症状?它是否具有传染性?
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影响肺部,其症状通常表现为呼吸道局部和全身性的多种表现。在呼吸道方面,患者可能会出现持续性咳嗽、咳痰,甚至咯血等症状。咯血的程度因人而异,轻重不一,这通常与病变部位是否侵犯到较大的血管有关。
肺结核的全身症状有哪些
除了呼吸道症状外,肺结核还会引起一系列全身性的感染、中毒和消耗性表现。常见的包括午后低热、夜间盗汗、身体乏力、食欲减退以及体重明显下降。女性患者还可能出现月经周期紊乱或闭经等内分泌异常表现。
肺结核的病程特点
肺结核通常是一种慢性病程,症状发展较为缓慢,但具有持续性和逐渐加重的趋势。患者常常表现为长期咳嗽、咳痰,且常规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因此,当出现持续两周以上的咳嗽、咳痰,尤其是伴有咯血或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时,应考虑进行结核病的相关筛查。
肺结核是否具有传染性
肺结核属于国家乙类法定传染病,是由结核杆菌引发的呼吸系统疾病。然而,并不是所有肺结核患者都具有传染性。只有在痰液中检测出结核杆菌(即痰菌阳性)的患者才具备传染能力。
肺结核的传播途径
飞沫传播是肺结核传播的主要方式。痰菌阳性的患者在咳嗽、打喷嚏或者说话时,会将含有结核杆菌的微小飞沫释放到空气中,形成气溶胶。周围人群若吸入这些带有病菌的气溶胶,尤其是在自身免疫力较低的情况下,就有可能感染结核杆菌,进而发展为肺结核。
如何预防肺结核传播
对于确诊为传染性肺结核的患者,应采取隔离治疗措施,避免在公共场所随意活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勤洗手,佩戴口罩,特别是在结核病高发地区或人群密集场所。此外,接种卡介苗也有助于提高儿童对结核病的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