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健康>恢复

肺结核是什么?它有多严重?

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属于我国法定乙类传染病之一。一旦确诊肺结核,医疗机构需依法进行传染病报告和管理。由于其具有较强的传染性,肺结核不能被忽视,患者应尽快前往正规医院接受系统检查与治疗。

肺结核的主要症状有哪些?

肺结核的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症状包括持续性的低热,体温通常不会超过38℃,同时伴随明显的全身乏力、夜间盗汗等。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体重减轻、食欲减退、咳嗽持续超过两周等症状。对于女性患者而言,肺结核还可能影响生殖系统,导致月经紊乱、甚至不孕不育等并发症。

如何确诊肺结核?

常用检查方法包括:

  • PPD皮肤试验:用于检测是否感染结核杆菌。
  • 胸部X光或CT检查:观察肺部是否有结核病灶。
  • 痰液检查:通过显微镜或分子检测方法确认是否存在结核菌。

如果上述检查结果提示肺结核,应尽早开始规范治疗,防止病情拖延引发更严重的健康问题。

肺结核的危害与治疗建议

肺结核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病情迁延不愈,甚至引发全身性的严重并发症,如结核性胸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等,严重时危及生命。因此,确诊后应严格按照医生指导进行抗结核药物治疗,通常需长期服药,治疗周期较长。

如何预防肺结核传播?

肺结核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加强个人防护。患者应尽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咳嗽或打喷嚏时应遮掩口鼻,佩戴口罩,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此外,与患者密切接触的人群也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

逝去梦2025-09-04 08:10:07
评论(0)
评论前需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