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肺结核药物属于化疗范畴吗
化疗通常指的是使用化学合成药物对疾病进行治疗的一种方式。在医学上,抗肺结核药物大多属于化学合成药物,因此,使用这些药物治疗结核病的过程也可以被称为“结核病的化学治疗”,简称结核化疗。
结核病化疗与肿瘤化疗的区别
结核病的化疗虽然名称中带有“化疗”二字,但与人们通常所理解的肿瘤化疗有本质区别。肿瘤化疗主要针对快速分裂的癌细胞,往往会对人体正常细胞造成一定伤害,从而引发诸如脱发、骨髓抑制、恶心、呕吐等副作用。
而抗结核药物是专门针对结核杆菌设计的,具有高度的选择性,能够有效杀灭或抑制结核菌的生长,但对正常人体细胞影响较小,因此不会出现肿瘤化疗常见的严重不良反应。
抗结核药物的副作用及监测
肝脏影响较小但需定期监测
尽管抗结核药物整体安全性较高,但个别患者可能会出现轻度或中度的肝功能异常。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出现严重的肝损伤,但这类情况非常罕见,总体风险较低。
为了确保治疗过程的安全性,在进行结核病化疗期间,建议患者每月进行一次肝功能、血常规、尿常规、电解质及肾功能的检查。此外,每两个月还需进行一次影像学检查,以评估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
肝功能异常时的处理方式
如果在治疗过程中发现患者有轻微的肝功能异常,通常可以继续使用抗结核药物,同时配合使用保肝药物进行干预,无需停药或减量。这种处理方式既能保证治疗的连续性,又能有效保护患者的肝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