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会引发夜间低烧吗
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影响肺部并引发多种症状。其中,发热是肺结核的典型表现之一,尤其是午后低热,即在下午或晚上体温升高,通常在37℃到38℃之间,而清晨时体温又会恢复正常。因此,很多患者在夜间确实会感到轻微发热,这种现象是肺结核常见的临床特征之一。
肺结核的主要症状有哪些
除了夜间或午后低热之外,肺结核患者还会出现一系列其他症状,包括持续性咳嗽、咳痰、咯血或痰中带血、食欲下降、体重减轻、全身乏力等。这些症状往往持续时间较长,通常超过两周以上。
女性患者可能出现的特殊症状
值得注意的是,处于育龄期的女性如果感染肺结核,还可能出现月经不调,如月经周期紊乱、经量减少甚至闭经等现象。这与结核病引起的全身性消耗和内分泌紊乱有关。
如何确诊肺结核
确诊肺结核的关键在于实验室检查。其中,痰找抗酸杆菌阳性被认为是诊断肺结核的“金标准”。此外,胸部X光检查、结核菌素试验(PPD)以及最新的分子检测技术如Xpert MTB/RIF检测等也有助于辅助诊断。
肺结核的治疗建议
一旦确诊为肺结核,患者应尽快前往指定的传染病医院或结核病防治机构,接受规范化的抗结核治疗。治疗通常需要长期坚持,遵循“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的原则,以防止耐药性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