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健康>恢复

哮喘的治疗方法与治疗方案详解

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症状、肺功能以及发作频率进行个体化管理。根据2016年以及2018年更新的GINA(全球哮喘防治倡议)指南,哮喘的治疗核心在于长期规范地使用吸入性药物,并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分级治疗。

哮喘的分级评估标准

在制定治疗方案之前,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日间症状、夜间症状、是否影响睡眠和日常活动、是否出现喘息、气促、胸闷、咳嗽等典型哮喘症状,结合肺功能检查、氧分压水平以及发作频率进行综合评估。哮喘通常分为以下几个等级:间歇性发作、轻度持续、中度持续和重度持续。

不同级别哮喘的治疗方案

1、间歇性发作型哮喘

此类患者通常一个月内夜间发作不超过两次,白天一周内几乎不发作,整体症状较轻。治疗上以按需使用控制性吸入药物为主,例如短效β2受体激动剂(SABA),部分患者也可在医生建议下加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进行预防性治疗。

2、轻中度持续性哮喘

对于轻中度持续型哮喘患者,通常需要长期规律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并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是否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等联合制剂。此外,部分患者可能还需要添加缓释茶碱类药物或白三烯受体拮抗剂,以增强疗效。

3、重度持续性哮喘

当哮喘达到Ⅳ级,即重度持续阶段,患者常伴有明显的呼吸困难、频繁发作、肺功能显著下降等症状。此时治疗需在吸入糖皮质激素和LABA的基础上,联合使用长效支气管扩张剂如抗胆碱能药物(LAMA),并可能需要加用缓释茶碱、生物制剂或其他免疫调节药物。在急性发作时,必要时还需静脉使用糖皮质激素。

治疗后的评估与调整

哮喘治疗并非一成不变,患者在使用药物后需定期复诊,医生会根据症状控制情况、肺功能变化及是否出现急性加重来评估治疗效果。若病情稳定并控制良好超过3个月,可考虑逐步降级治疗;反之,若控制不佳,则需升级治疗方案。

目前临床上普遍采用五级治疗体系,从低剂量吸入糖皮质激素开始,逐步增加药物种类或剂量,直至联合使用多种控制药物或生物制剂。这种阶梯式治疗模式有助于实现哮喘的长期控制,减少急性发作风险。

交给我来扛2025-09-05 08:40:47
评论(0)
评论前需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