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健康>恢复

34岁哮喘患者反复发作5年,中西医结合治疗助其摆脱疾病困扰!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一名34岁男性患者,支气管哮喘反复发作长达5年,每到春夏季节病情加重,发作时伴有明显的哮鸣音、咳嗽、咳痰及胸闷等症状。患者在我院接受系统检查后,被确诊为:西医诊断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中医诊断为哮病。治疗方案采用西药控制症状,同时配合中药辨证施治。经过一个月的门诊治疗和三个月的随访观察,患者病情稳定,未再复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患者基本信息

性别:

年龄:34岁

疾病类型:支气管哮喘(西医);哮病(中医)

就诊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就诊时间:2017年6月

治疗方案:中药治疗(二仙汤加减)+西药治疗(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

治疗周期:门诊治疗1个月,随访3个月

治疗效果:患者3个月内未再出现哮喘发作,肺功能恢复正常,整体状况良好。

一、初次接诊情况

该患者自幼患有过敏性鼻炎,5年前因吸入花粉后首次出现喉间哮鸣音,被诊断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使用沙丁胺醇气雾剂后症状缓解。此后患者未进行系统治疗,每年春夏交替时哮喘反复发作,近3年症状逐渐加重。患者平时有腰酸腿痛、畏寒怕冷、易感冒等表现,3个月前受凉后病情加重,社区医院给予静脉抗生素治疗无效,每日使用吸入型药物控制症状,但效果不稳定。

来我院就诊时,患者表现为胸闷、气促、痰鸣、咳嗽,痰白不易咳出,食欲和睡眠尚可,大小便正常。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听诊双肺可闻及哮鸣音,未见湿啰音。肺功能检查显示气道可逆试验阳性。最终确诊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西医)和哮病(肺肾亏虚型,中医)。

二、治疗过程与调整

患者此次病情加重已持续3个月,虽使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控制症状,但仍有喘息气短、喉间哮鸣音等表现。因此,患者寻求中医辅助治疗。根据其临床表现及舌脉特征,辨证为肺肾亏虚,治疗原则为温肾助阳、纳气平喘。

中药处方采用二仙汤为基础加减化裁,药物包括淡附片、细辛、仙茅、淫羊藿、补骨脂、葛根、干姜、姜半夏、地龙、石韦、白果仁、败酱草、紫菀、款冬花等,水煎服。服药3剂后,胸闷气急明显减轻,痰易咳出,痰鸣音消失。

一周后复诊,根据病情调整方药,减去部分药物,加入炒白术、茯苓、浙贝母、前胡等以增强健脾化痰之力。继续服药半个月后,哮喘基本控制,痰量减少,腰酸症状减轻,病情趋于稳定。

三、治疗效果评估

经过一个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及三个月的随访观察,患者未再出现喘息、气短等症状,肺功能恢复正常。在医生指导下,患者逐步减少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的使用剂量。季节交替期间,患者注意保暖、避免感冒及花粉等过敏原接触,生活和工作恢复正常,整体状态良好。

四、治疗期间注意事项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早期症状可能较轻,容易被忽视。部分患者在急性发作时自行使用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可能导致心律失常、手抖等不良反应。因此,哮喘患者应遵循医生指导,规范用药,避免随意加减药物。

常见诱发因素包括感冒(尤其是病毒感染)、运动、吸入花粉或尘螨等过敏原。建议患者记录诱发因素,避免接触。同时,应随身携带短效支气管扩张剂,以备急性发作时及时使用。

五、诊疗体会与建议

本例患者因吸入花粉引发哮喘,单纯使用西药控制效果不佳。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策略,不仅加快了症状缓解速度,还帮助患者逐步减少激素依赖,体现了中医辨证施治的优势。

即使哮喘症状缓解,患者仍需定期复诊,尤其是在季节交替或气候变化时,更应提高警惕。轻度哮喘在急性发作时也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因此规范治疗和科学管理至关重要。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切勿自行停药或更改剂量。

一杯清茶2025-09-05 08:56:39
评论(0)
评论前需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