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咳嗽久治不愈?当心咳嗽变异性哮喘作祟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保护患者隐私,文中相关信息已做处理)
摘要:咳嗽变异性哮喘,又称为咳嗽性哮喘,是哮喘的一种非典型表现形式。本文讲述了一位27岁女性患者,因持续性干咳长达三个月前来就诊。此前曾接受过止咳、抗感染及化痰治疗,但效果不佳,症状反复出现。经进一步检查,包括支气管激发试验,最终确诊为咳嗽变异性哮喘。通过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及抗炎药物治疗后,患者咳嗽症状显著缓解,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病例基本信息
性别:女
年龄:27岁
疾病类型:咳嗽变异性哮喘
就诊医院:巴州人民医院
就诊时间:2021年10月
治疗方案:药物治疗,包括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粉雾剂雾化吸入、复方甲氧那明胶囊口服、孟鲁司特钠咀嚼片联合使用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7天,后续定期随访半年
治疗效果:咳嗽明显缓解,病情稳定,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一、初诊情况
患者因持续性干咳前来就诊,尤其在说话时咳嗽加剧,无明显痰液。据患者自述,3个月前因一次感冒引发咳嗽,起初伴有少量白色痰液及咽痛,当地诊所给予抗感冒药物治疗后,咽痛有所缓解,但咳嗽持续不退,夜间尤为明显,严重影响睡眠。平躺及清晨起床时咳嗽加重,怀疑为感冒后支气管炎,曾尝试使用抗感染、化痰及止咳药物(如富马酸酮替芬、苏黄止咳胶囊),但效果不佳,症状反复。为进一步明确病因,遂来我院门诊就诊,以“咳嗽原因待查”收治入院。
二、诊疗过程
详细询问病史后发现,患者既往身体健康,无慢性鼻炎、咽炎等病史,排除鼻后滴漏综合征等上气道疾病导致的咳嗽。同时,无胃食管反流相关病史。入院后,首先排除感染性因素,通过呼吸道病原九项检测及胸部CT检查,均未发现感染征象。肺部听诊未闻及干湿啰音,结合患者以阵发性刺激性干咳为主要表现,且夜间及凌晨咳嗽明显加重,说话、吸入冷空气、灰尘、油烟等均易诱发,高度怀疑咳嗽变异性哮喘。随即进行支气管激发试验,结合病史与临床表现,最终确诊为咳嗽变异性哮喘。
确诊后,立即调整用药方案,给予复方甲氧那明胶囊、孟鲁司特钠咀嚼片口服以减轻气道炎症反应,同时使用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粉雾剂进行雾化吸入治疗,以缓解支气管痉挛。
三、治疗效果
患者用药后反应良好,症状迅速缓解。当天夜间睡眠质量明显改善,3天后咳嗽频率显著减少,精神状态明显好转。住院期间病情稳定,7天后出院。医生叮嘱患者需继续服药至少4周,并定期门诊随访半年,根据病情变化调整用药方案。
四、康复期注意事项
尽管患者病情稳定,但仍需注意以下几点,以防病情反复:
1. 坚持规范用药,避免自行停药
即使症状缓解,也不能擅自停药。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根本病因在于气道慢性炎症和高反应性,需长期控制。若自行停药,可能导致病情反弹,甚至发展为典型哮喘。
2. 定期复查,科学调整治疗方案
建议每4周进行一次门诊随访,评估病情变化,必要时调整药物剂量或停药时间。
3. 排查过敏因素
如治疗效果不理想,建议完善过敏原检测,明确可能的诱因,避免再次接触。
4. 调整生活方式,预防复发
日常生活中应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和易致敏食物,春季花粉、柳絮高发季节外出时佩戴口罩,减少诱发因素。
五、医生总结与建议
咳嗽变异性哮喘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临床表现为持续性干咳,尤其在夜间或清晨加重,易被误诊为普通感冒或支气管炎。其本质是气道慢性炎症和高反应性,与典型哮喘病理机制相似,但症状相对轻微。
该病若能早期发现并规范治疗,预后良好,多数患者在数周至数月内可明显改善甚至痊愈。然而,若延误治疗,可能发展为典型哮喘,需终身用药,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因此,对于长期慢性咳嗽患者,尤其是夜间咳嗽明显、无痰或少痰、接触冷空气或刺激性气味后加重者,应警惕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可能,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做到早诊断、早治疗,避免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