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处理原则与治疗措施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急症,尤其在儿童群体中更为常见。在急性发作期,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年龄、发作程度、基础疾病以及医疗条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同时,在治疗过程中要持续评估病情变化,以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及时、规范的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气道阻塞,防止病情恶化。
1. 急性发作初期的应对措施
一旦发现哮喘急性发作的征兆,应立即采取治疗措施。首选的初始治疗是使用吸入型速效β2受体激动剂(SABA),如沙丁胺醇。这类药物可以快速缓解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功能。
若使用吸入药物后喘息症状未能明显缓解,或症状缓解时间不足4小时,提示病情可能较为严重,建议立即前往医院就诊,以免延误治疗。
2. 哮喘持续状态的识别与处理
什么是哮喘持续状态?
在合理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和糖皮质激素等缓解药物后,若患者仍出现持续性或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则称为哮喘持续状态。这是一种危及生命的严重情况,可能迅速发展为呼吸衰竭。
治疗措施
对于哮喘持续状态的患者,应立即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包括:氧疗、吸入速效β2受体激动剂、联合雾化吸入抗胆碱能药物等。这些药物协同作用可更有效地缓解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功能。
3. 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原则
在儿童哮喘重度发作时,全身性糖皮质激素是治疗的核心药物之一。早期使用可有效减轻炎症反应,降低病情严重程度。通常在给药后3-4小时即可观察到明显疗效。
随着病情控制,医生会根据临床反应调整给药途径,选择口服或静脉注射方式。此外,早期雾化吸入大剂量糖皮质激素也有助于控制急性发作,但在重症病例中,不能单纯依赖吸入治疗,必须及时给予全身性激素支持。
4. 联合治疗药物的应用
除了β2受体激动剂和糖皮质激素外,还可联合使用其他药物以增强疗效。例如:雾化吸入抗胆碱能药物(如异丙托溴铵),有助于进一步扩张支气管;在特定情况下,医生可能会选择静脉滴注硫酸镁来缓解严重的支气管痉挛。
5. 机械通气的适应症与注意事项
当联合治疗仍无法控制病情,且出现呼吸衰竭征象时,应考虑进行辅助机械通气治疗。此时,机械通气能够有效维持患者的通气和氧合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在使用机械通气的过程中,应避免使用镇静药物,以免抑制呼吸中枢,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