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哮喘发作时如何正确急救
急性哮喘是一种由支气管痉挛引发的突发性呼吸困难,常见于哮喘患者受到过敏原或其他诱发因素刺激时。在急救过程中,及时采取科学措施至关重要,有助于缓解症状并防止病情恶化。
1. 立即给予氧气支持
发生急性哮喘时,首要措施是给予患者吸氧。通常采用面罩方式进行氧疗,以迅速提高血氧饱和度。如果患者因呼吸肌疲劳导致通气功能下降,可考虑使用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帮助其维持正常的气体交换。
2. 使用糖皮质激素控制炎症
为了减轻气道炎症和过敏反应,应尽快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地塞米松和甲基强的松龙,这些药物具有较强的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有助于缓解支气管痉挛。
3. 应用支气管扩张剂缓解气道阻塞
常用药物:氨茶碱
支气管扩张剂是缓解哮喘急性发作的关键药物之一。氨茶碱通过放松支气管平滑肌,改善通气功能。在使用过程中需注意剂量控制,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4. 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治疗原发病是控制哮喘发作的重要环节。如果哮喘是由上呼吸道感染引发,应及时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若为过敏因素诱发,则应立即脱离过敏源,并给予苯海拉明肌注,以缓解过敏反应。
5. 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在急救过程中,必须持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频率和血氧水平。若患者出现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应立即进行补液治疗,快速补充血容量,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总结
急性哮喘发作时,急救措施应包括氧疗、药物治疗、病因干预及生命体征监测等多个方面。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有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并发症风险。建议哮喘患者及其家属了解基本急救知识,并随身携带应急药物,以便及时应对突发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