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持续状态应急处理及护理措施
哮喘持续状态是一种严重的呼吸系统急症,患者会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喘息、胸闷和咳嗽等症状,若未及时处理,可能危及生命。此时,家属或护理人员应迅速采取一系列措施,以缓解病情并为后续治疗争取时间。
一、心理与情绪护理
在哮喘持续状态发生时,患者往往因呼吸困难而产生紧张、焦虑甚至恐惧的情绪,这种心理状态可能进一步加重病情。因此,护理人员应首先安抚患者情绪,给予心理支持,帮助其保持镇静,有助于改善呼吸状况。
二、生命体征监测
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是护理中的关键环节。应持续观察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并记录变化情况。如发现血氧饱和度下降或呼吸频率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并采取相应措施。
三、氧疗与水分补充
1. 吸氧治疗
根据患者的血氧水平,给予适当浓度的氧气吸入,以维持血氧饱和度在正常范围。吸氧过程中要注意流量调节,避免过高或过低。
2. 鼓励饮水
建议患者多饮水,有助于稀释痰液,促进排痰。若患者无法自主饮水,可通过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四、排痰与雾化吸入
协助患者进行有效排痰,如轻拍背部、指导深呼吸等。同时,可使用雾化吸入治疗,如沙丁胺醇气雾剂等药物,帮助缓解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功能。
五、药物治疗方案
在医生指导下,给予足量的全身性静脉激素治疗,如甲泼尼龙(甲强龙注射液),以迅速控制气道炎症反应。同时联合使用解痉平喘药物,如多索茶碱、沙丁胺醇等,缓解支气管痉挛。
1. 祛痰药物的使用
当患者痰液粘稠难以咳出时,应给予祛痰药物,必要时配合雾化吸入,以促进痰液排出,避免阻塞性肺不张的发生。
2. 抗感染治疗
如患者合并呼吸道感染,应加强抗感染治疗,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控制感染,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六、重症患者的机械通气支持
对于病情危重、出现呼吸衰竭或意识改变的患者,应尽早评估是否需要有创机械通气治疗。通过呼吸机辅助通气,可有效改善氧合,维持生命体征稳定。
七、出入量监测与护理记录
在护理过程中,应详细记录患者24小时的出入量,包括饮水量、尿量、呕吐量等,以便评估其体液平衡状态,并为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