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出院后如何进行呼吸康复与下肢力量训练
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康复期患者而言,尤其是那些因病情严重而长期卧床、出现肌肉力量下降和身体乏力的人群,科学、系统的下肢力量训练在恢复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合理的运动干预不仅能增强肌力,提高身体活动能力,还能促进心肺功能的恢复,帮助患者更快地回归正常生活。
下肢力量训练的重要性
长期卧床或住院治疗的患者,容易出现肌肉萎缩、肌力减弱、平衡能力下降等问题。通过有计划的下肢力量训练,可以有效改善下肢肌肉的功能状态,增强关节稳定性,提升步行能力,降低跌倒风险,同时也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预防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
下肢主要肌群训练方法详解
1、伸膝肌群训练
伸膝肌群主要包括股四头肌,是维持站立和行走的重要肌群。训练方式可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选择不同体位:
站立位训练:患者身后放置一把稳固的椅子,双脚与肩同宽,脚尖朝前,双手交叉搭于对侧肩部。吸气时臀部缓慢后坐,轻触椅子表面,呼气时伸膝站起。注意膝盖不能超过脚尖,膝盖与脚尖方向一致,避免憋气。建议每组完成8-12次,重复3-4组。
坐位训练:身体保持直立,双脚平放地面,双手自然垂放身体两侧。呼气时一侧下肢伸展至与地面平行,吸气时缓慢放下,注意保持呼吸顺畅。同样建议每组8-12次,重复3-4组。
卧位训练:对于无法完成坐位训练的患者,可在卧位进行。将垫子置于膝下,使大小腿夹角保持在60°-90°之间,呼气时单侧伸膝,吸气时缓慢放下,每组8-12次,重复3-4组。
2、屈膝肌群训练
屈膝肌群主要由腘绳肌组成,对行走、上下楼梯等动作至关重要。
站立位训练:患者双手扶桌保持平衡,吸气准备,呼气时一侧膝盖弯曲,尽可能使脚跟贴近臀部,吸气时缓慢还原。注意避免憋气,建议每组8-12次,进行3-4组。
卧位训练:适用于站立困难的患者,可在床上进行。呼气时将脚跟向臀部滑动,吸气时缓慢还原,动作节奏与站立位一致。如训练过程中症状未见改善或加重,应及时就医。
3、屈髋肌群训练
屈髋肌群包括髂腰肌等,是完成抬腿动作的关键肌群。
坐位训练:选择高度适中的稳固椅子,双脚平放地面,双下肢交替抬高大腿。呼气时抬腿,吸气时放下,保持呼吸自然。建议每组8-12次,做3-4组。
卧位训练:患者平躺于床面,双腿交替进行屈髋屈膝动作,呼气时抬腿,吸气时放下。动作过程中保持节奏一致,每组8-12次,重复3-4组。
4、踝背屈与跖屈肌群训练
踝关节周围肌群的训练有助于改善步态稳定性,预防跌倒。
坐位勾脚训练:身体保持直立,双脚平放地面,膝盖方向与脚尖一致。呼气时向上勾脚,吸气时缓慢回落,每组8-12次,重复3-4组。
卧位综合训练:双下肢伸直,呼气时尽力勾脚并保持2-4秒,吸气回到中立位;再次呼气时用力向下踩脚,保持2-4秒,吸气还原。如此循环进行,每组8-12次,做3-4组。如训练中出现不适或症状加重,应立即停止并咨询医生。
康复训练注意事项
在进行下肢力量训练前,患者应进行全面评估,确保身体状况适合运动。训练过程中应遵循循序渐进、个体化的原则,避免过度劳累。同时,注意监测心率、呼吸及疲劳程度,如有胸闷、头晕、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停止训练并就医。
内容来源:有来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