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健康>恢复

38岁男性确诊肺孢子菌肺炎,经高流量吸氧联合抗感染治疗后康复出院

(声明:本文仅供科普参考,患者信息已做隐私处理)

摘要:一名38岁男性血液病患者因持续发热、咳嗽及呼吸困难前往外院治疗,初期未明确病因,治疗效果不佳,病情恶化为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转入我院后,通过一系列检查确诊为肺孢子菌肺炎。经过高流量吸氧、抗感染药物联合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缓解,肺部炎症逐步吸收,最终康复出院。

一、患者基本信息

性别:

年龄:38岁

疾病类型:肺孢子菌肺炎

就诊医院:天津市海河医院

就诊时间:2020年1月

治疗方案:高流量吸氧+注射用美罗培南、注射用伏立康唑、注射用醋酸卡泊芬净、复方磺胺甲噁唑片、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

治疗周期:住院21天,随访1个月

治疗效果:发热、咳嗽、喘息症状缓解,肺部炎症基本吸收,恢复良好

二、初诊情况

患者因发热、咳嗽、呼吸困难持续10天,由急诊收入院。半年前确诊为淋巴细胞白血病,已完成3次化疗,期间曾出现骨髓抑制,经升白细胞药物治疗后缓解。此次在准备第4次化疗期间出现发热、咳嗽及气促,体温高达39℃,外院胸部CT提示肺部渗出影,疑似肺炎,先后给予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及醋酸卡泊芬净治疗5天,效果不佳,改为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继续治疗5天仍无明显改善,症状持续加重,出现低氧血症,精神状态差,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约5kg,遂转入我院进一步诊治。

三、治疗过程

入院时体格检查显示:呼吸频率28次/分,体温38.7℃,心率104次/分,血压118/83mmHg,未吸氧状态下指脉氧仅88%。鉴于严重缺氧情况,立即给予经鼻高流量吸氧(氧浓度60%,流速50L/min),血氧迅速升至93%。血气分析提示严重低氧血症,初步诊断为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

随即启动抗感染治疗,使用注射用美罗培南联合注射用伏立康唑控制感染。为进一步明确病因,第2天行床旁气管镜检查并留取肺泡灌洗液进行病原学检测。患者入院后连续3日持续发热,活动后咳喘症状未缓解,实验室检查显示降钙素原0.3μg/mL,(1,3)-β-D葡聚糖试验结果102pg/mL,C反应蛋白155mg/L,提示存在明显炎症反应,考虑真菌感染可能性大。

复查胸部CT发现双肺渗出病变加重,结合低氧血症表现,加用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以减轻肺部渗出反应。第5天肺泡灌洗液NGS检测显示耶氏肺孢子菌阳性,六胺银染色亦检出肺孢子菌,确诊肺孢子菌肺炎。

明确诊断后立即调整用药方案,停用美罗培南与伏立康唑,改为复方磺胺甲噁唑片联合醋酸卡泊芬净抗肺孢子菌治疗,并继续使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控制炎症反应。

四、治疗效果

更换治疗方案后,患者体温逐步下降,血氧改善,呼吸困难减轻。复查胸部CT显示肺部渗出影逐渐吸收,15天后肺部病变基本吸收,遂停用醋酸卡泊芬净,吸氧浓度下调至30%。血气分析显示氧合状态明显好转。随后逐步减少甲泼尼龙用量,住院满3周后停药,患者整体状态良好,顺利出院。

出院后电话随访1个月,患者恢复良好,基本恢复至发病前健康状态,未见明显后遗症。

五、出院注意事项

尽管患者已基本康复,但出院后仍需注意以下事项:

  • 密切关注呼吸状态,如出现轻微活动即感呼吸困难或有呼吸道感染症状,应及时就医;
  • 饮食方面应多摄入富含优质蛋白和维生素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瘦肉、新鲜水果蔬菜,以增强免疫力;
  • 严格戒烟,避免吸入二手烟,防止刺激呼吸道,加重症状;
  • 规范治疗血液病,呼吸道感染时及时就诊,日常佩戴口罩、保持手卫生,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

六、医生总结与反思

本例患者为典型的肺孢子菌肺炎合并重症肺炎、呼吸衰竭病例。由于其患有血液病,多次接受化疗并出现骨髓抑制,属于机会性感染的高风险人群。发病初期因病因不明,治疗效果不佳,病情进展至重症阶段才转入我院。

入院后我们以重症肺炎、呼吸衰竭为治疗重点,第一时间给予高流量吸氧支持,早期应用复方磺胺甲噁唑片进行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并联合糖皮质激素控制炎症反应。同时积极完善胸部CT、肺泡灌洗液检测等病原学检查,快速明确肺孢子菌感染,及时调整抗感染方案。

临床经验表明,在面对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出现肺炎症状时,应高度警惕肺孢子菌感染的可能。一旦怀疑该病,应尽早启动经验性治疗,无需等待实验室结果,同时积极给予呼吸支持和营养支持,密切监测病情变化。

此外,肺孢子菌肺炎的治疗需坚持足剂量、足疗程用药原则,避免因治疗不充分导致病情反复或治疗失败。本例的成功救治充分体现了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在降低死亡率中的关键作用。

我要笑的大声2025-09-07 09:22:48
评论(0)
评论前需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