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健康>恢复

47岁王先生重症肺炎康复案例:吸氧+药物综合治疗效果显著!

(声明:本文仅供科普参考,王先生相关信息已进行隐私处理)

摘要:王先生,47岁,冬季因受凉后出现高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病情迅速恶化,被诊断为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入院后采取吸氧、抗感染、抗病毒及机械通气等综合治疗方案,经过15天住院治疗和1个月随访,王先生体温恢复正常,肺部阴影明显吸收,氧合功能显著改善,成功脱离呼吸机并康复出院。该病例再次印证了肺部疾病早发现、早干预的重要性。

患者基本信息

性别:

年龄:47岁

疾病类型:重症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就诊医院:天津市海河医院

就诊时间:2016年2月

治疗方案:吸氧、气管插管、抗病毒治疗(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抗生素治疗(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人血白蛋白支持

治疗周期:住院15天,随访1个月

治疗效果:症状明显缓解,病情逐步恢复,顺利出院

一、初次就诊情况

王先生,男性,47岁,因高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被紧急收治入院,初步诊断为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有长期吸烟、饮酒史,并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史近10年。

此次发病始于7天前受凉后,出现高热(体温达39.3℃),伴有畏寒、咳嗽、咳痰和活动后喘息。在当地医院被误诊为普通感冒或支气管炎,给予常规治疗后未见明显改善,体温仍持续在38.5℃以上。病情在半天前迅速加重,出现咳红色稀水样痰、严重呼吸困难,遂紧急前往我院急诊。

急诊检查显示:指尖血氧饱和度仅为85%,白细胞计数3.75x10^9/L,淋巴细胞0.50x10^9/L(低于正常),C-反应蛋白高达105mg/L。胸片提示双肺多发实变渗出影,右肺尤为严重,初步诊断为重症肺炎合并ARDS,经初步吸氧后血氧升至90%,随后转入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进一步治疗。

二、住院治疗过程

病情评估与初步处理

王先生进入RICU时,呼吸频率高达35次/分,血氧饱和度仅维持在90%左右,体温38.3℃,心率118次/分,血压122/73mmHg,体重90kg,身高1.72米,BMI指数30.4,属于肥胖人群。

医生在查体的同时立即给予经鼻高流量吸氧,开通静脉通路,并进行血气分析。结果显示:pH值7.332,PaCO2 30.5mmHg,PaO2 50.2mmHg,氧合指数111mmHg,提示严重低氧血症。结合胸片结果,确诊为重症肺炎、ARDS。

治疗方案实施

经与家属沟通后,医生决定进行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吸氧浓度调整为80%,血氧饱和度提升至93%。同时,考虑到正值流感高发季节,经验性给予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抗病毒治疗。

由于患者存在咳痰、CRP升高,怀疑合并细菌感染,因此使用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进行广谱抗感染治疗。同时留取呼吸道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以指导后续精准用药。

为改善氧合及肺部通气,治疗团队采用机械通气联合俯卧位治疗,并补充人血白蛋白以增强免疫力、调节内环境。经过积极治疗,第2天血气分析显示PaO2上升至96.8mmHg,氧合指数提升至162mmHg,氧合功能明显改善。

明确诊断与持续治疗

第2天呼吸道标本检测确认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明确诊断为甲型流感继发重症肺炎。胸部CT检查进一步显示肺部多发大面积实变渗出影,符合ARDS表现。

治疗过程中持续监测生命体征及肺部影像变化,第3天起氧合情况逐步稳定,病情趋于好转。

三、治疗效果与康复情况

一周后,王先生体温恢复正常,肺部实变渗出影明显吸收,血氧指标持续改善。第7天停用磷酸奥司他韦颗粒,逐步下调呼吸机参数。

第11天复查流感病毒核酸转阴,白细胞计数回升,C-反应蛋白恢复正常,肺部感染得到有效控制,顺利脱离呼吸机并拔除气管插管,改为经鼻高流量氧疗。

第12~13天复查胸部CT,肺部渗出大部分吸收,仅遗留部分机化性改变。抗生素治疗逐步停用,患者精神状态良好,已可下床活动。

住院第15天,王先生康复出院。门诊随访1个月后,身体状况基本恢复至发病前水平,患者及家属对治疗效果非常满意。

四、出院后注意事项

尽管王先生已基本康复,但仍需注意以下事项:

  • 建议每年接种流感疫苗,预防流感病毒感染
  •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 尽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减少感染风险
  • 如出现咳嗽、咳痰、胸闷、气短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五、医生总结与病例启示

本例为典型的甲型流感继发重症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病例。王先生因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属于重症流感的高风险人群。发病初期未能及时重视,导致病情迅速进展,发展为重症肺炎。

幸运的是,王先生在病情加重后及时就医,经呼吸支持、抗病毒、抗感染等综合治疗,最终转危为安。该病例提醒我们:

  1. 对于高危人群,应加强流感预防意识,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2. 重症肺炎合并ARDS患者,及时的呼吸支持(如机械通气+俯卧位)对改善氧合、促进肺泡复张至关重要
  3. 综合治疗策略(包括抗病毒、抗感染、营养支持等)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通过王先生的康复经历,再次强调了肺部疾病尤其是重症感染类疾病早期干预的重要性,同时也展示了现代医学在重症呼吸系统疾病救治方面的显著成效。

向前走便是了2025-09-07 09:24:43
评论(0)
评论前需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