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健康>恢复

中年男子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科学治疗助力快速康复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患者信息已进行隐私处理)

病例概述

一位38岁男性患者因出现低热、咳嗽等症状前来就诊,结合其曾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有过接触史,经血常规、肺部CT及核酸检测等检查,最终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入院后采取抗病毒与对症治疗相结合的方式,经过3天的系统治疗,患者症状明显缓解,复查肺部CT显示病灶缩小,病情得到有效控制,顺利出院。

基本信息与治疗方案

患者性别:

年龄:38岁

疾病类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就诊医院:辽宁省人民医院

就诊时间:2020年2月

治疗方式:口服药物(盐酸莫西沙星片、磷酸奥司他韦颗粒、盐酸阿比多尔片、连花清瘟胶囊、利巴韦林片、乙酰半胱氨酸片)联合注射药物(盐酸莫西沙星注射液)

治疗周期:住院3天

治疗效果:症状明显好转,顺利出院

详细诊疗过程

一、初次接诊

患者为一名38岁中年男性,自述曾与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有密切接触史。因发热伴咳嗽1天前来就诊,自测体温达38.4℃,曾自行服用布洛芬混悬液。在发热门诊接受了肺部CT、血常规、C反应蛋白、肝肾功能、肌红蛋白、降钙素原等多项检查。结果显示C反应蛋白升高至57.32mg/L,白细胞计数13.86×10^9/L,中性粒细胞占比83.2%,淋巴细胞占比10.4%,降钙素原0.047ng/mL。肺部CT显示右肺下叶有片状高密度影,右侧胸腔积液,结合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表现,初步判断为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二、治疗经过

患者入院后被安排为二级护理,要求卧床休息并保持清淡饮食。复查结果显示D-二聚体<0.21mg/L,肌红蛋白21.0ng/mL,降钙素原0.041ng/mL,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初期给予盐酸莫西沙星片、磷酸奥司他韦颗粒、盐酸阿比多尔片、连花清瘟胶囊等口服药物进行抗感染与退热对症治疗。随后核酸检测结果回报为新型冠状病毒阳性,结合肺部影像学特征,考虑为混合感染,遂将口服盐酸莫西沙星改为静脉滴注盐酸莫西沙星注射液。入院第2天,患者仍有发热及呼吸道症状,停用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加用利巴韦林片与乙酰半胱氨酸片以增强抗病毒及促进排痰效果。

三、治疗效果

住院期间,患者仍有轻微咳嗽和发热,最高体温38.3℃,无胸闷、气短、恶心、呕吐及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饮食与睡眠良好,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7%。住院第3天,患者体温逐渐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复查胸部CT显示肺部炎性病灶较前缩小,符合病情缓解标准,遂准予出院。医生建议患者继续居家观察1-2周,密切监测体温与血氧饱和度变化,预防病情反复。

四、出院后注意事项

虽然患者症状已明显缓解,但为防止病情反复及病毒传播,医生特别叮嘱以下几点注意事项:

  • 继续卧床休息,合理饮食,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面对治疗,避免焦虑情绪影响康复;
  • 由于该病毒具有较强传染性,患者转院后,原病室及病房需进行全面终末消毒;
  • 待肺部感染及胸腔积液完全吸收后,应逐步进行呼吸功能锻炼,预防胸膜粘连等后遗症。

五、临床经验与健康建议

通过该病例的治疗过程,医生总结出以下几点临床经验和公众健康建议: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是一种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传播能力强,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是有效的预防措施;
  • 目前病毒毒力虽有所减弱,但老年人、基础疾病患者(如糖尿病、高血压)及免疫力低下人群(如HIV感染者、恶性肿瘤患者)仍是高风险人群;
  • 由于病毒为RNA病毒,易发生变异,可能导致免疫逃逸,给临床治疗带来挑战;
  • 通过科学规范的治疗,多数患者可在短时间内实现症状缓解,如本例患者仅住院3天即明显好转,说明早期干预对预后至关重要。

嘴角一抹想你的微笑2025-09-07 09:25:49
评论(0)
评论前需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