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肺泡癌患者咳痰带血,综合治疗效果显著!
摘要:本文介绍一例57岁女性肺泡癌患者,因长期咳嗽、咳痰、痰中带血等症状前来就诊。通过CT、肿瘤标志物检测及肺穿刺活检,确诊为肺泡癌Ⅰ期。采用肺叶切除术联合局部放疗的综合治疗方案,术后配合抗炎、止咳化痰等支持治疗,治疗效果显著,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病例基本信息
性别:女
年龄:57岁
疾病类型:肺泡癌(Ⅰ期)
就诊医院: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就诊时间:2019年7月
治疗方案:肺叶切除术 + 局部放疗 + 静脉滴注(头孢呋辛钠、盐酸氨溴索、葡萄糖液、氯化钠液)
治疗周期:住院10天,放疗40次,定期随访复查
治疗效果:术后恢复良好,症状消失,无复发迹象
初诊情况
患者为57岁女性,主诉为近2天出现咳嗽、咳痰、发热、食欲下降及痰中带血。患者自述已有2年多间断性咳嗽伴咳血史,近半年出现胸闷气短症状,但无明显体重下降或盗汗现象。查体发现双肺呼吸音粗,左肺可闻湿啰音。胸部CT检查显示左肺野存在多个类圆形结节影。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显示癌胚抗原(CEA)水平高达32.3μg/L,超出正常范围。初步怀疑为肺癌,遂收入院进一步检查。
诊断与治疗过程
入院后,在CT引导下行肺穿刺活检,病理结果确诊为肺泡癌。进一步进行PET-CT、MRI及骨扫描检查,未发现周围组织侵犯或远处转移,综合判断为肺泡癌Ⅰ期。
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决定采取手术治疗联合术后放疗的方案,以降低复发和转移风险。手术方式为肺叶切除术,术中完整切除病灶,术后给予头孢呋辛钠抗感染、盐酸氨溴索止咳化痰及补液支持治疗。
术后恢复良好,1个月后转入放疗科接受局部放疗共40次。治疗期间患者耐受良好,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治疗成效
手术过程顺利,术后生命体征平稳,无并发症发生。住院期间,患者切口愈合良好,肺功能稳定,咳嗽、咳痰、发热等症状明显缓解,符合出院标准。
放疗期间患者状态良好,随访复查显示癌胚抗原水平恢复正常,胸部CT未见异常,肿瘤无复发迹象,治疗效果显著,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康复建议与生活管理
饮食调理
建议患者术后饮食以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易消化为主,多摄入新鲜蔬果,避免生冷、辛辣、油腻食物,采取少食多餐的方式。
皮肤护理
放疗期间应特别注意皮肤保护,如出现红肿、破溃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防止感染。
心理调节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康复,患者应避免焦虑、悲观情绪,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适度运动
在身体状况允许的前提下,建议进行适量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等,增强体质。
作息规律
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建立健康的生活节奏。
定期复查
建议术后2年内每3个月复查1次,第3至5年每6个月复查1次,主要通过影像学检查监测病情变化。
医生总结与建议
肺泡癌属于较为罕见的肺部恶性肿瘤,临床上易被误诊或漏诊。本例患者因症状明显及时就诊,确诊时仍处于早期阶段,未发生转移,具备手术条件,因此预后较好。
在此提醒广大中老年朋友,尤其是有长期吸烟史者,若出现持续性咳嗽、咳痰带血、胸闷、气短或不明原因消瘦等症状,应尽早前往医院进行系统检查,包括癌胚抗原检测、胸部影像学检查,必要时行肺穿刺活检,以便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提高治愈率和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