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健康>恢复

肺癌手术后真的就万事大吉了吗?真相远比你想象的复杂……

很多人认为,肺癌一旦通过手术切除,就意味着治疗的终结,病情也得到了控制。然而,事实远非如此简单。根据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在2017年发布的数据,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在不同分期阶段的5年生存率存在显著差异。例如,IA1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高达90%,而随着分期的升高,IB期下降至73%,IIA期为65%,IIB期为56%。到了IIIA期,生存率仅为41%,IIIB期降至24%,IIIC期更是低至12%。

手术后为何仍存在高复发风险?

尽管许多患者接受了手术治疗以及术后辅助化疗,但疾病复发和死亡的风险依然不容忽视。除了早期IA期患者外,IB至III期患者的治愈率并不理想。具体而言,IB期、II期和IIIA期的5年复发率分别高达45%、62%和76%。这意味着,即使完成了手术治疗,仍有大量患者在术后面临肿瘤的复发或转移。

什么是复发与转移?

复发指的是原发性肺癌经过治疗后,在原来肿瘤所在的部位再次出现肿瘤,且新肿瘤的细胞类型与原发肿瘤相同。复发的主要原因在于治疗不够彻底,虽然从影像学或临床检查中看似癌肿已被清除,但体内仍可能存在残留的癌细胞。

转移则是指癌细胞通过血管、淋巴系统或体腔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并在新的位置形成与原发癌相同的肿瘤病灶。这种现象是导致肺癌患者病情恶化的重要因素。

肺癌术后复发和转移的常见原因

1. 手术无法完全清除微小病灶

外科手术虽然可以切除可见的肿瘤组织,但对于潜在的隐匿性病变或微小转移灶往往无能为力。这些残留的癌细胞可能在术后一段时间内重新活跃,引发肿瘤的复发或远处转移。

2. 存在致癌基因突变

部分肺癌患者携带特定的致癌基因突变,如EGFR、ALK、ROS1等。这类患者即便在早期接受了手术治疗,也极易出现肿瘤的复发和向其他部位的转移。因此,基因检测在术后管理中显得尤为重要。

3. 术后治疗不规范或未及时进行

对于II期、III期患者或手术切除不够彻底的患者,术后通常需要配合化疗、放疗、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等综合手段。如果患者未按医嘱及时接受这些治疗,将大大增加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4. 不良生活习惯影响机体免疫力

术后若患者仍保持吸烟、饮酒、熬夜、过度劳累等不良生活习惯,会导致免疫系统功能下降,从而削弱机体对残留癌细胞的清除能力,增加肿瘤复发的可能性。

影响复发与转移的其他因素

除了手术是否彻底之外,肺癌术后的复发和转移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患者的机体免疫状态、肿瘤的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基因突变情况、PD-L1表达水平等。此外,患者的营养状况、睡眠质量、心理状态和日常活动能力也与疾病的预后密切相关。

因此,肺癌术后患者应注重全面康复管理,包括加强营养摄入、保持合理膳食结构、维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适度进行体育锻炼,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这些措施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降低复发和转移的风险,从而延长生存期并提高生活质量。

枫叶下的眷念2025-09-07 11:04:00
评论(0)
评论前需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