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岁老人成功接受肺癌手术,早诊早治是战胜疾病的关键!
(声明:本文仅供科普参考,为保护患者隐私,文中相关信息已做处理)
一位67岁老年男性因近期出现痰中带血症状前来医院就诊。经胸部CT检查发现其右肺中叶存在磨玻璃样结节影,进一步通过病理检查确诊为微浸润性肺腺癌。在与家属充分沟通后,患者接受了右肺中叶切除术及肺门纵膈淋巴结清扫术,术后配合雾化吸入和抗感染治疗,病灶被完全清除,恢复良好,顺利出院。
患者基本信息
- 性别:男
- 年龄:67岁
- 疾病类型:肺癌(微浸润性肺腺癌)
- 就诊医院: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
- 就诊时间:2022年3月
- 治疗方式:手术切除+雾化吸入治疗+静脉药物治疗
- 住院周期:15天,后续定期复查
- 治疗效果:肿瘤完全切除,术后恢复良好,顺利出院
一、初次就诊经历
患者为67岁男性,近期早晨出现痰中带血现象,症状持续约5天后自行缓解。子女得知后立即带其前往医院就诊。医生为其安排了胸部CT检查,结果显示右肺中叶存在磨玻璃样结节影。结合影像学表现及咳血症状,初步怀疑为肺癌。为明确诊断,医生建议住院进一步检查。患者及家属同意入院,以便进行深入评估。
二、详细诊疗过程
患者入院后,医生为其安排了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最终确诊为微浸润性肺腺癌。由于病情尚处于早期,未见远处转移迹象,医生建议实施外科手术治疗。经与患者及其家属充分沟通,最终决定进行右肺中叶切除术及肺门纵膈淋巴结清扫术。
手术过程顺利,术后给予患者心电监护、鼻导管吸氧,并配合雾化吸入治疗(包括氯化钠注射液、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以及静脉注射盐酸左氧氟沙星以预防感染。护理人员还指导家属协助患者进行拍背排痰,以促进肺功能恢复。
三、术后恢复情况
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清晰。术后第一天开始给予流质饮食,逐步过渡至半流质食物。术后第三天,伤口无明显渗出,胸腔引流液逐渐减少。
术后第七天,伤口愈合良好,饮食已恢复正常,胸腔引流液量小于20mL,且无血性液体,遂拔除引流管。术后第十五天,伤口完全愈合,顺利拆线,患者恢复状态良好,准予出院。医生嘱咐其定期复查,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四、出院后注意事项
虽然患者手术成功且恢复良好,但出院并不意味着完全康复。为了进一步促进康复,医生建议:
- 加强营养摄入: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减少油烟接触,有助于身体恢复。
- 适度活动:可进行轻度锻炼,如散步、太极等,避免长时间卧床引发下肢深静脉血栓。
- 定期复查:出院后一周内注意是否有发热、寒战等异常症状,并按医嘱定期复查胸部CT,监测术后恢复情况。
五、医生诊疗感悟
该患者的治疗过程较为顺利,主要得益于发现早、治疗及时。肺癌并非不可战胜,尤其是早期发现的肺癌,通过规范治疗,治愈率较高。本例患者肿瘤尚未发生转移,及时接受手术治疗后恢复良好,是一个典型的成功案例。
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吸烟等因素的影响,肺癌发病率逐年上升。因此,建议中老年人群、长期吸烟者或长期接触有害气体、粉尘等高风险人群,应定期进行胸部CT检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通过这个病例,我们也再次提醒公众:健康体检不容忽视,早期筛查是预防肺癌的关键。只有提高健康意识,才能有效降低肺癌带来的健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