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气肿到底是什么病
肺气肿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一个解剖学上的概念,通常指的是终末细支气管远端的气道出现弹性减弱的现象,导致气道过度膨胀、充气,从而引发肺部容积异常增大的情况。这种变化往往伴随着气道壁结构的破坏,属于一种不可逆的病理改变。目前医学界对肺气肿的具体发生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一旦确诊,通常意味着肺部组织已经发生了结构性损伤。
肺气肿的常见成因
肺气肿往往是多种肺部疾病发展的最终结果,其主要诱因包括长期吸烟、反复的呼吸道感染、长期暴露在空气污染环境中,以及体内蛋白酶与抗蛋白酶之间的失衡等。这些因素都会对肺部组织造成持续性损害,最终导致肺气肿的发生。
肺气肿的分类方式
按肺小叶受累部位分类
根据肺小叶的受累部位不同,肺气肿通常被分为三种类型:小叶中心型肺气肿、全小叶型肺气肿以及间隔旁肺气肿。这些类型在影像学检查中具有不同的表现特征。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高分辨率CT的广泛应用,肺气肿的检出率明显提高,甚至可以在早期阶段就被发现。对于发现肺气肿的患者,医生通常会进一步判断其具体成因。
肺气肿的应对措施
如果是年龄增长引起的肺气肿,比如老年人常见的生理性肺气肿,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但若肺气肿是由吸烟引起的,则必须立即戒烟,以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如果在肺气肿的基础上出现了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症状,建议尽快前往医院进行肺功能检查,以排除是否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健康的疾病,已被列为全球第四大致死病因。
一旦确诊为慢阻肺,应立即开始规范治疗,包括药物干预、生活方式调整以及定期随访等措施,以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