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的常见症状及识别方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长期咳嗽、咳痰、活动后呼吸困难以及运动耐力下降。多数患者有长期大量吸烟史,这是慢阻肺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如果一个人长期出现咳嗽、咳痰,尤其是在冬季加重,或者在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后症状加剧,并伴有呼吸困难,尤其是在活动后加重、平卧或休息时缓解,这种情况应高度警惕是否患有慢阻肺。
慢阻肺的典型症状
早期症状
在疾病的早期阶段,患者可能仅表现为晨起咳嗽、咳痰,尤其在冬季或寒冷季节更为明显。这种症状容易被误认为是普通感冒或支气管炎,从而延误了诊断和治疗。
中晚期症状
随着病情发展,患者会逐渐出现活动后气短、呼吸困难,甚至在轻微活动后也会感到明显不适。到了疾病的晚期,可能会出现慢性呼吸衰竭的表现,如口唇发紫、四肢末端发绀等。
慢阻肺的并发症
当慢阻肺发展到严重阶段,患者可能会出现多种并发症。例如,由于长期缺氧,肺动脉压力升高,进而引发肺源性心脏病,表现为颈静脉怒张、下肢水肿等右心功能不全的症状。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等全身性表现。
更严重的情况下,慢阻肺患者可能并发Ⅱ型呼吸衰竭,即血液中二氧化碳潴留,进而引发肺性脑病。此时患者可能会出现意识模糊、嗜睡甚至昏迷等症状,需要紧急就医。
慢阻肺的诊断与治疗建议
慢阻肺主要影响小气道和终末气道,导致肺功能持续下降。若患者有长期吸烟史并伴有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前往医院进行肺功能检查或胸部CT检查。肺功能检查中,若FEV1/FVC比值小于0.7,则可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确诊后,医生会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A、B、C、D四个组别,并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常见的治疗方式包括吸入型支气管扩张剂、抗炎药物等,有助于改善肺功能、缓解症状并提高生活质量。
因此,对于有吸烟史或长期咳嗽、咳痰、气短症状的人群,应及时进行专业评估和检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延缓疾病进展,保障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