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如何治疗及日常管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常被称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是一种与长期暴露于有害气体或颗粒物(如空气污染、吸烟)以及慢性支气管炎密切相关的呼吸系统疾病。该病在秋冬季节交替时更容易发作,患者常出现气短、咳嗽、咳痰等症状。
轻症患者的自我管理
对于轻症患者,若在日常活动后无明显气短现象,首要措施是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应远离空气污染区域,彻底戒烟并避免二手烟。同时,建议进行呼吸功能训练,如腹式呼吸、缩唇呼吸等,以增强肺部功能。此外,注意预防上呼吸道感染,适当锻炼以增强体质,有助于减少急性发作的风险。
中重度患者的综合治疗
中重度患者除了要遵循轻症患者的日常管理外,还需根据个体病情进行系统治疗。医生会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呼出气一氧化氮水平、肺功能检查结果以及既往急性加重频率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的最新进展
目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药物种类繁多,包括长效吸入型糖皮质激素(ICS)、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和长效抗胆碱能药物(LAMA)。近年来,三联疗法(ICS+LABA+LAMA)的推出为中重度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这种联合用药方式不仅能有效控制病情,还能显著改善患者的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使部分原本依赖呼吸机的患者能够自主下床活动。
家庭氧疗的应用
对于存在明显喘息、呼吸困难症状,且肺功能检查提示弥散功能下降的患者,若在不吸氧状态下血氧饱和度持续低于90%-93%,建议进行长期家庭氧疗。这种疗法有助于改善低氧血症,减缓肺功能恶化,缓解呼吸困难,提升睡眠质量和运动耐力,从而提高整体生活质量。
感染与对症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还需结合患者咳嗽、咳痰情况、肺部听诊结果、炎症指标及胸部CT影像,综合判断是否存在感染。一旦确诊感染,应及时启动抗感染治疗。此外,可根据患者具体症状,合理使用止咳化痰药和解痉平喘药物,以缓解不适。
营养支持与饮食建议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饮食方面也需特别注意。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会增加二氧化碳生成,加重呼吸负担,因此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例应控制在60%以下。建议选择低碳水、高纤维的食物,如红薯,有助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防止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过高。
同时,应保证充足的蛋白质摄入,如瘦肉、鱼类、蛋类、奶制品及豆制品等,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此外,富含维生素和高纤维素的食物也应纳入日常饮食结构中,以促进整体健康,辅助疾病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