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健康>恢复

支气管扩张症引发咳嗽咳痰及呼吸困难,及时干预尤为关键

(声明:本文仅作科普参考,文中涉及的个人信息已做隐私处理)

摘要:本文介绍的是一位60岁男性患者,既往患有支气管扩张症。4天前因受凉后出现咳嗽、咳黄脓痰,并伴有活动后胸闷、气促,剧烈咳嗽时还出现左侧胸痛和偶发心慌等症状。通过详细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最终确诊为支气管扩张症合并感染及呼吸衰竭。经过吸氧、支气管镜下吸痰及多种药物联合治疗后,患者病情明显改善,恢复良好。

患者基本信息

性别与年龄: 男性,60岁

疾病类型: 支气管扩张症伴感染、呼吸衰竭

就诊医院: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就诊时间: 2022年4月

治疗方案: 吸氧、支气管镜吸痰、抗生素治疗(头孢他啶+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氨溴索化痰、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异丙托溴铵+乙酰半胱氨酸溶液)

治疗周期: 住院治疗10天,后续门诊随访

治疗效果: 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各项指标逐步恢复正常

一、初次接诊情况

患者自述4天前受凉后出现咳嗽症状,尤以清晨为甚,伴有大量黄脓痰,活动或劳累后出现胸闷、气短,剧烈咳嗽时有左侧胸痛,偶有心慌,但无发热、盗汗等其他全身症状。体格检查发现患者体型偏瘦,口唇紫绀,语速较快时有明显呼吸急促现象。既往有支气管扩张症病史20余年,期间曾多次住院治疗,但咳嗽及咳痰症状反复发作,时轻时重。结合病史及临床表现,初步诊断为支气管扩张症,收入院进一步治疗。

二、诊断与治疗过程

入院后,医生安排患者进行胸部CT检查,结果显示存在支气管扩张。同时进行了血气分析、血常规、降钙素原、肝肾功能及肺功能等多项辅助检查。综合病史、临床表现及检查结果,最终确诊为支气管扩张症伴感染及呼吸衰竭。

在与患者及其家属充分沟通病情及治疗方案后,决定采取以下措施:首先通过吸氧以改善呼吸衰竭症状;其次,在家属知情同意下,进行了支气管镜下吸痰操作,以清除气道内积痰;同时联合使用头孢他啶与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进行抗感染治疗,配合氨溴索促进痰液排出;此外,采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异丙托溴铵及乙酰半胱氨酸溶液进行雾化吸入,以缓解气道炎症及痉挛。

治疗期间,医护人员还特别嘱咐患者注意排痰技巧,并加强营养摄入,以增强身体抵抗力。

三、治疗效果评估

经过系统治疗后,患者咳嗽及咳痰症状明显缓解,痰量显著减少,口唇紫绀情况改善,呼吸趋于平稳。复查血气分析显示呼吸衰竭明显好转,炎症指标趋于正常,患者整体活动能力提升,生活质量显著改善。住院治疗10天后,患者病情稳定,准予出院,并安排门诊随访以监测后续恢复情况。

四、出院后生活管理建议

虽然患者经过治疗已顺利康复出院,但仍需注意以下几点,以防止病情复发或加重:

  •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情绪稳定,注意保暖,防止受凉感冒;
  • 避免接触冷空气及刺激性气体,如烟雾、粉尘等;
  • 饮食上应注重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牛奶、新鲜水果和蔬菜,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 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有助于增强体质和提升免疫力;
  • 出院后应坚持排痰训练,多做深呼吸动作,有助于痰液排出,预防肺部感染,延缓肺功能恶化。

五、医生总结与建议

支气管扩张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由于支气管及其周围组织长期炎症和结构破坏,导致支气管变形扩张。典型临床表现包括慢性咳嗽、咳大量脓痰,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咯血。当患者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及早就医,积极进行抗感染、化痰及对症治疗,保持气道通畅,防止肺功能进一步恶化。

此外,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重健康习惯的养成,保持充足水分摄入,预防呼吸道感染,按时服药,定期复查,以实现病情的长期稳定控制。

胶糖柠檬2025-09-11 11:20:19
评论(0)
评论前需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