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心病是什么?全面解析这种常见心脏疾病
肺心病,医学上称为肺源性心脏病,是一种由于肺部疾病引发的心脏功能异常性疾病。这种疾病在中老年人群中较为常见,尤其在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患者中发病率较高。了解什么是肺心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该疾病,从而保护心脏和肺部健康。
肺心病的基本概念
肺心病是由于长期的肺部疾病导致肺动脉压力升高,进而影响到右心室功能的一种心脏病。它不同于常见的冠心病或高血压性心脏病,主要病因来源于肺部。当肺部功能受损时,心脏为了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会增加工作负荷,最终可能导致右心室肥厚、扩张,甚至心力衰竭。
肺心病的发展特点
肺心病通常发展较为缓慢,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一系列与心肺功能下降相关的临床表现。患者可能会经历反复的呼吸道感染、活动后气促、下肢水肿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出现心肺功能衰竭,甚至影响到肝脏、肾脏等其他器官的功能。
肺心病的主要症状
1. 咳嗽
咳嗽是肺心病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由于肺部反复感染,支气管受到刺激,痰液分泌增多,从而引发持续性的咳嗽。这种咳嗽通常在早晨较为明显,且伴随大量痰液。
2. 头晕与头痛
肺心病属于心脏病的一种,特别是影响到右心功能时,会导致头面部的静脉回流受阻,引起头晕、头痛等不适症状。这些症状在患者活动后可能加重,休息后有所缓解。
3. 咯血
咯血在肺心病患者中相对少见,但一旦出现,应引起高度重视。咯血多由支气管病变引起,虽然肺心病引起的咯血比例低于肺结核或肺癌,但仍需及时查明原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以防止病情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