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栓塞是什么病严重吗
肺栓塞是一种由于血栓或其他异物随血液循环进入肺动脉,导致肺部供血受阻而引发的急性或慢性疾病。这些栓子多数来源于下肢深静脉血栓,但也可能是空气、脂肪、羊水等其他物质。当栓子堵塞肺动脉主干或其分支时,会阻碍肺部的正常血流,进而影响氧气交换和心脏功能。
肺栓塞的类型与成因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最常见的肺栓塞诱因,尤其是在长时间卧床、术后恢复期或久坐不动的情况下容易形成。此外,女性在分娩过程中可能遭遇羊水栓塞,而气胸患者则存在气体栓塞的风险。这些不同类型的栓子一旦进入血液循环,最终可能堵塞肺部血管,导致肺循环障碍。
肺栓塞的临床表现
肺栓塞的临床表现多样,轻者可能无明显症状,重者则可能在短时间内出现严重的身体反应。常见症状包括:突发性呼吸困难、胸痛、心悸、晕厥等。如果栓塞面积较大,可能迅速导致肺动脉高压、右心功能衰竭甚至猝死。反复发生的小块栓塞可能演变为慢性肺栓塞,逐渐引发肺动脉高压和心力衰竭。
严重肺栓塞的风险
大面积肺栓塞的后果极其严重,患者可能在短时间内因心脏供血不足、心输出量骤降而导致死亡。这种情形与大面积心肌梗死类似,死亡率极高。例如,患者在进行腰部或膝关节大手术后,若长时间卧床未进行有效预防,下肢可能形成大块血栓,一旦突然下床活动,血栓脱落进入肺部,可能造成致命性后果。
肺栓塞的防治现状与建议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和公众健康意识的提高,肺栓塞的早期识别和预防措施已取得显著成效。例如术后早期下床活动、使用抗凝药物、穿戴弹力袜等措施都能有效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尽管如此,肺栓塞仍然是一种高风险、高致死率的疾病,无论症状轻重,一旦确诊都应进行全面、系统的治疗。
因此,对于高危人群,如长期卧床者、术后患者、孕妇等,应加强监测与预防。同时,公众应提高对肺栓塞的认知,做到早发现、早干预,以降低其带来的健康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