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栓塞如何检查
肺栓塞是一种严重的肺部血管疾病,确诊需要依靠一系列专业检查。以下是常见的肺栓塞检查方法:
1. 肺动脉造影
肺动脉造影是诊断肺栓塞的“金标准”,通过将造影剂注入肺动脉,并在X光下观察血流情况,能够准确判断是否存在血栓阻塞。虽然准确性高,但由于属于有创检查,临床上使用逐渐减少。
2. CT肺动脉造影(CTPA)
目前临床最常用的检查手段是CT动脉造影,相较于肺动脉造影更简便、无创。CTPA可以清晰显示肺动脉内的血栓位置、大小及分布情况,有助于快速明确诊断。
3. 心电图检查
肺栓塞患者在心电图上常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最具特征性的改变是所谓的S1Q3T3图形,即Ⅰ导联出现明显S波、Ⅲ导联出现Q波及T波倒置,这种心电图变化对诊断具有一定的提示意义。
4. 动脉血气分析
通过动脉血气分析可以发现肺栓塞患者通常存在氧分压(PaO₂)下降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₂)降低的现象,这是由于肺部血流受阻导致气体交换异常所致。
5. D-二聚体检测
D-二聚体(D-Dimer)是血液中血栓溶解产物的标志物。当D-二聚体水平超过500 ng/ml时,提示体内可能存在血栓形成,有助于肺栓塞的初步筛查。但需注意,该指标特异性不高,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肺栓塞的常见病因及高危因素
肺栓塞最常见的病因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血栓脱落后随血流进入肺动脉系统。常见高危人群包括:长期卧床者、高龄人群、术后恢复期患者、骨折病人、长途旅行者、孕妇、长期服用避孕药者以及肥胖人群等。
警惕肺栓塞的发生
如果患者出现上述检查项目的异常,尤其是D-二聚体升高、血气分析异常、心电图改变或CT检查发现肺动脉阻塞,应高度怀疑肺栓塞的可能性,并及时进行进一步评估和治疗,以防病情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