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栓塞到底有多严重?你需要了解这些关键信息
肺栓塞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常见但又极具危险性的急性疾病,尤其是在心血管急症中占有重要地位。该病的主要危险在于其突发性强,并且可能迅速导致患者猝死,特别是在某些高危人群中更为明显。例如,当患者年龄偏大、存在心功能不全、心率显著加快、血压下降、血氧饱和度降低等情况时,往往提示病情较为严重。
肺栓塞的高危信号有哪些?
在临床评估中,医生通常会关注一些关键的生物标志物和体征变化,例如肌钙蛋白和脑钠肽(BNP)等心肌损伤指标的升高,这些都是判断肺栓塞严重程度的重要依据。这些指标的异常往往意味着患者正处于中危或高危状态,猝死风险也随之上升。
如何确诊肺栓塞?
目前,肺动脉造影虽然被认为是诊断肺栓塞的“金标准”,但由于其属于有创性检查,操作复杂且不便于急诊快速诊断,因此在临床实践中使用受限。
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式
取而代之的是CT肺动脉造影(CTPA),这种检查方法不仅无创、操作简便,而且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已成为目前临床最常用的诊断手段之一。此外,CTPA还可用于评估治疗效果,帮助医生判断病情是否得到有效控制。
辅助检查手段不容忽视
除了影像学检查外,医生还会结合多项辅助检查来综合判断病情。例如血气分析可以评估患者的氧合状态,心电图有助于发现心肌缺血或右心负荷增加的表现,超声心动图则可观察右心室功能变化,而D-二聚体水平的检测则有助于排除肺栓塞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