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健康>恢复

肺栓塞的医学定义及发病机制解析

肺栓塞是什么意思?肺栓塞是指肺动脉或其分支被某种栓子阻塞,从而导致肺部血流受阻的一种急性心血管疾病。肺部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两套动脉系统——肺动脉和支气管动脉,这种双重供血机制使得肺组织在发生栓塞时,通常不会像心肌梗死那样迅速出现大面积组织坏死。

肺栓塞与心肌梗死的区别

与肺不同,心脏的供血主要依赖于冠状动脉这一单一系统。一旦冠状动脉发生堵塞,如血栓形成,心肌就会因缺血而迅速坏死,造成严重后果,即心肌梗死。而肺部由于存在肺动脉和支气管动脉两套供血系统,即使肺动脉被栓子阻塞,支气管动脉仍能提供部分血液供应,从而减少肺组织坏死的风险。

肺栓塞的发病机制

什么是栓子?

肺栓塞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栓子”堵塞了肺动脉系统的血管。栓子可以是血栓、脂肪、空气、羊水或其他异物,其中最常见的类型是来自下肢深静脉的血栓。

肺动脉与支气管动脉的区别

肺动脉属于肺循环系统,负责将缺氧的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肺部进行气体交换;而支气管动脉属于体循环系统,主要为气道和肺间质提供富含氧气的血液。由于肺栓塞通常影响的是肺动脉系统,支气管动脉的供血功能不受影响,因此肺组织坏死的几率相对较低。

肺栓塞的临床意义

尽管肺栓塞不像心肌梗死那样直接危及生命,但其临床表现多样,严重者仍可导致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甚至急性右心衰竭。因此,对于疑似肺栓塞的患者,及时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sunny2025-09-15 08:14:23
评论(0)
评论前需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