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如何诊断肺栓塞
妊娠期间,女性身体会发生一系列显著的生理变化,这使得她们更容易出现血栓性疾病,尤其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如果血栓脱落并随血液循环进入肺部,阻塞肺动脉主干或其分支,就可能引发肺栓塞。肺栓塞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妊娠期准确、安全地诊断肺栓塞显得尤为重要。
妊娠期肺栓塞的诊断难点
由于妊娠期女性体内激素水平显著升高,尤其是雌激素的作用,会增加血液的凝固性,同时随着子宫体积的增大,下腔静脉受到压迫,导致下肢静脉回流受阻,进一步增加了血栓形成的风险。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妊娠期女性成为肺栓塞的高发人群。
传统诊断方法的局限性
肺动脉造影是诊断肺栓塞的“金标准”,但其属于影像学检查,涉及放射线暴露,可能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在妊娠期应尽量避免使用肺动脉增强CT或ECT等放射性检查手段。
安全有效的替代诊断方法
为了兼顾孕妇与胎儿的安全,临床中更倾向于采用非侵入性、无放射线的检查手段来辅助诊断。例如,下肢静脉超声可以有效发现深静脉血栓,是首选的初步筛查方法之一。此外,D-二聚体检测也具有重要价值。虽然妊娠期D-二聚体水平本身会升高,但如果检测结果为阴性,则基本可排除肺栓塞的可能性。
诊断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一旦通过超声检查发现下肢静脉血栓,即可直接启动抗凝治疗,而不必再进行肺动脉增强CT等放射性检查。对于确实需要进行影像学检查的患者,必须事先与患者及其家属充分沟通,明确说明放射线可能带来的风险,并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尽可能减少胎儿和孕妇接受的辐射剂量。
保护胎儿与孕妇的措施
在必须进行放射性检查时,应对孕妇的性腺、乳腺和甲状腺等对辐射敏感的器官进行有效屏蔽,以最大程度降低辐射对母体和胎儿的影响。此外,应选择在妊娠中晚期进行检查,以减少对胚胎早期发育的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