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肺栓塞的成因与危害解析
急性肺栓塞是一种在临床上极为危险的疾病,其死亡率几乎与急性心肌梗死相当,因此备受医生关注。该病的发生机制与人体的血液循环密切相关。
急性肺栓塞的基本成因
在正常情况下,静脉血会从身体各部位回流至心脏,随后由心脏泵入肺部。肺部含有吸入的氧气,静脉血在此与氧气结合,转化为富含氧气的动脉血,再输送至全身。然而,当静脉血中出现外源性或内源性血栓时,这些血栓会随着血流进入心脏。
血栓如何引发肺栓塞
这些血栓一旦进入心脏,就会被心室像正常血液一样射入肺动脉系统。由于血栓的物理特性,它们可能会卡在肺动脉的主干或其分支中,造成血管阻塞。这种阻塞会阻碍静脉血与氧气的正常交换,从而影响血液的氧合过程。
肺栓塞对身体的影响
当肺部血管被血栓完全堵塞时,血液无法有效进行氧气交换,这会导致血氧水平下降,患者可能出现低氧血症。同时,由于血流受阻,心脏需要更大的力量来维持血液循环,可能导致血压下降。
严重后果不容忽视
氧合不足和低血压会进一步影响全身器官的供氧,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心肺功能衰竭、休克,甚至猝死。因此,急性肺栓塞一旦发生,必须立即进行紧急处理,以降低死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