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肺栓塞的定义与成因解析
急性肺栓塞是一种由于各种类型的栓子阻塞肺动脉主干或其分支,从而导致血流动力学异常,并引发一系列临床表现的急性综合征。该病症起病急骤,病情进展迅速,若未及时识别和治疗,可能危及生命。
急性肺栓塞的常见栓子类型
在所有引发肺栓塞的栓子中,约有90%为血栓性栓子,这类栓子通常来源于下肢深静脉或盆腔静脉。除此之外,其他类型的栓子也有可能引发该病,如气栓、脂肪栓塞、羊水栓塞等。
不同类型栓子的形成原因
脂肪栓塞通常发生在严重外伤,尤其是长骨骨折后,脂肪颗粒进入血液循环,最终可能堵塞肺部血管。而羊水栓塞则多发生在分娩过程中,羊水通过开放的子宫血窦进入母体循环系统,造成急性肺动脉高压及过敏反应,情况十分危急。
肺栓塞的现代诱因变化趋势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诸如上腔静脉输液、血液透析以及中心静脉置管等操作日益频繁,由此引发的上腔静脉来源血栓也在逐渐增加。这类血栓一旦脱落,也可能导致急性肺栓塞的发生。
因此,对于有相关高危因素的患者,应加强监测与预防,早期识别肺栓塞的症状,如突发性呼吸困难、胸痛、咯血等,有助于及时干预,降低死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