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健康>恢复

长途旅行需警惕肺栓塞风险,这些预防措施你必须知道

随着假期临近,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规划长途旅行,尤其是中老年人,常常会选择乘坐长途飞机前往温暖的南方度假。然而,在享受旅行带来的愉悦之前,我们不得不提醒您:长途旅行过程中,肺栓塞这一“隐形杀手”不容忽视。

什么是肺栓塞?为何如此危险?

肺栓塞是一种严重威胁生命的急性心血管疾病,通常由静脉系统中的血栓脱落引起。这些血栓多形成于下肢深静脉或盆腔静脉,当它们脱落后,会随着血液循环进入肺动脉,造成肺动脉主干或其分支的阻塞。这种阻塞会导致肺部气体交换功能受损,血氧饱和度下降,同时引发右心压力升高。

患者可能出现一系列症状,如面色苍白、冷汗、胸痛、呼吸困难、咳嗽,甚至咯血。在严重情况下,患者可能突然晕厥、出现抽搐、昏迷等脑缺氧表现。如果发生大面积肺动脉栓塞,患者可能在短时间内猝死,死亡率极高。

长途旅行为何容易诱发肺栓塞?

长时间久坐导致血流不畅

在飞机、火车或长途客车上,尤其是经济舱座位空间狭小,乘客长时间保持坐姿不动,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受阻,容易形成血栓。特别是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引发肺栓塞的主要原因。

饮水不足使血液粘稠度升高

部分旅客为了避免频繁上厕所,会选择减少饮水量,这会导致血液浓缩,粘稠度上升,进一步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突然活动促使血栓脱落

当长时间静坐后突然站立或行走,原本附着在静脉壁上的血栓可能脱落,随血流进入肺部,引发急性肺栓塞,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肺栓塞如何治疗?

一旦发生肺栓塞,必须立即就医。由于该病死亡率较高,及时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对于高危患者,医生可能会采取溶栓治疗,甚至进行手术取栓。而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则通常采用口服抗凝药物治疗,疗程一般不少于三个月,以防止血栓再次形成或复发。

如何预防旅行中的肺栓塞?

定时活动下肢,促进血液循环

建议在旅途中每隔30分钟左右起身活动,或至少进行腿部伸展、脚踝旋转等简单动作。如果无法离开座位,可以在座位上进行小腿肌肉按摩或踮脚运动。

保持充足饮水,避免血液浓缩

适量饮水有助于稀释血液,降低粘稠度。建议旅途中多喝白开水或无糖饮料,避免酒精和咖啡因摄入过多。

穿着弹力袜辅助静脉回流

对于有静脉曲张、肥胖、高龄或既往血栓病史的人群,建议在长途旅行中穿戴医用弹力袜,有助于促进下肢静脉回流,减少血栓形成风险。

如有不适,立即寻求帮助

如果在旅途中出现胸闷、气短、心悸、晕厥等不适症状,应立即联系乘务人员或列车员,尽快获得医疗帮助,并在到达目的地后及时就医检查。

静夜忆往昔2025-09-15 09:28:26
评论(0)
评论前需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