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血栓是什么?了解肺血栓栓塞症的成因与影响
肺血栓,医学上称为肺血栓栓塞症,是一种由于血栓阻塞肺动脉系统而引发的严重疾病。这种病症属于肺栓塞的一种,主要表现为肺循环障碍,并伴随一系列临床病理和生理变化。
肺血栓的形成机制
肺血栓的发生过程通常是从静脉系统中形成的栓子开始。这些栓子随着血液循环进入右心,随后被输送至肺动脉,最终可能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造成肺动脉高压和血流受阻。这一过程不仅影响肺部的正常供血,还可能导致右心功能障碍。
栓子的来源与类型
虽然“肺血栓”主要指由血栓引起的肺栓塞,但肺栓塞的栓子类型并不仅限于血栓。其他可能的栓子包括脂肪颗粒、羊水、空气、肿瘤细胞等。然而,在所有这些类型中,血栓是最常见的原因,占肺栓塞病例的95%左右。
下肢深静脉血栓:肺血栓的主要来源
绝大多数引发肺栓塞的血栓来源于下肢深静脉,尤其是在长时间不活动、术后恢复期或患有静脉疾病的人群中更为常见。据统计,约90%的肺血栓病例是由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所致。
肺血栓的病理影响
当肺动脉被血栓阻塞后,虽然肺组织具有肺动脉和支气管动脉双重供血系统,通常不会出现完全的缺氧性坏死,但依然会导致局部血流减少、气体交换障碍以及肺动脉压力升高。这不仅影响呼吸功能,还可能加重右心负担,进而引发右心功能不全。
可能出现的症状与并发症
患者可能会出现胸痛、气促、咯血、心悸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发生休克或猝死。因此,及时识别肺血栓的症状并进行有效干预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