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栓塞究竟是怎么发生的
肺栓塞是一种由多种栓子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发的疾病,通常被归类为一种临床综合征。这种病症的主要类型是肺血栓栓塞症,它占据了肺栓塞病例的大多数。肺血栓栓塞的发生通常与深静脉血栓形成密切相关,这种血栓多出现在下肢静脉,当其脱落时,会随着血流进入肺部,最终造成肺动脉或其分支的阻塞。
肺栓塞的形成机制
肺栓塞的核心机制是血栓从深静脉系统脱落并迁移到肺循环中,最终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这种血栓主要来源于下肢深静脉,但也可以来自盆腔静脉、上肢静脉或其他静脉系统。当这些血栓脱落并进入血液循环后,它们会经过右心,最终进入肺动脉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阻塞。
静脉血栓栓塞症的统一概念
实际上,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血栓栓塞症是同一疾病过程在不同部位和阶段的表现,统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源头,而肺栓塞则是其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肺栓塞的其他类型
除了肺血栓栓塞症之外,肺栓塞还包括脂肪栓塞综合征、羊水栓塞、空气栓塞等多种类型。每种类型的栓子来源不同,发病机制也有所区别。例如,脂肪栓塞多见于长骨骨折后,羊水栓塞则发生在分娩过程中,而空气栓塞通常与医疗操作相关。
肺血栓栓塞的临床特征
肺血栓栓塞症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患者可能出现突发性呼吸困难、胸痛、咯血、心动过速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导致休克、晕厥,甚至猝死。因此,及时识别和治疗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