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健康>恢复

肺栓塞是什么?了解病因与治疗方式

肺栓塞是指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脂肪、空气等异物进入肺循环,造成肺动脉主干或其分支的阻塞,从而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疾病。其中,最常见的类型是由于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所导致的肺动脉栓塞。

肺栓塞的成因解析

肺栓塞的发生通常与静脉血栓形成密切相关。例如,长时间卧床、久坐不动、手术后恢复期、怀孕或肥胖等因素都可能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当血栓脱落后,会随着血液循环进入肺部,造成肺动脉阻塞,进而影响肺部的正常供血和气体交换。

典型症状与临床表现

肺栓塞的症状因栓子的大小和阻塞部位而异。如果栓子较小,可能仅表现为胸膜性胸痛,即深呼吸或咳嗽时胸痛加剧,而没有明显的呼吸困难或其他严重症状。但若栓子较大,可能会引发剧烈胸痛、呼吸困难、咳血、心跳加快,甚至休克,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诊断与检查方法

确诊肺栓塞通常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和血液检测。常用的检查手段包括D-二聚体检测、肺动脉CT血管造影(CTPA)、下肢静脉超声以及心电图等。这些检查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肺动脉阻塞及其严重程度。

治疗方案与建议

针对肺栓塞的治疗主要包括抗凝治疗和病因治疗。对于栓子较小且无严重症状的患者,通常建议口服抗凝药物如华法林,疗程一般为三到六个月。抗凝治疗的目的在于防止新的血栓形成,并让机体自然溶解已有的血栓。

原发病的综合管理

除了抗凝治疗外,还必须积极处理引发肺栓塞的原发疾病,如深静脉血栓、心脏病或其他高凝状态的基础疾病。患者应定期复查,监测凝血功能,并根据医生建议调整药物剂量。

就医建议与注意事项

建议出现疑似肺栓塞症状的患者尽快前往正规三甲医院就诊,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在治疗期间,应避免剧烈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并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规范用药。

沿途风景2025-09-15 09:45:49
评论(0)
评论前需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