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肺栓塞的成因与应对措施
急性肺栓塞是一种严重的肺部疾病,主要由脱落的血栓或其他异物阻塞肺动脉主干或其分支,从而导致肺组织缺血、缺氧甚至坏死。该病起病急骤,病情进展迅速,若未及时处理,可能危及生命。
急性肺栓塞的常见诱因
引发急性肺栓塞的栓子多来源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常见的高危因素包括:下肢静脉曲张、盆腔静脉炎症、长期卧床缺乏活动、恶性肿瘤、妊娠以及口服避孕药物等。这些情况容易促使静脉内血栓形成,一旦血栓脱落,便可能随血流进入肺动脉系统,造成栓塞。
急性肺栓塞的典型症状
患者在发病时常表现出一系列典型临床症状,如:突发性呼吸困难、剧烈胸痛、咳嗽伴有咯血等。此外,医生在听诊时可能发现肺部干湿性啰音、胸膜摩擦音,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胸腔积液或休克等严重体征。这些症状的出现提示病情危重,需立即就医。
急性肺栓塞的治疗原则
急性肺栓塞的治疗以抢救生命为核心目标,主要措施包括:抗凝治疗、溶栓治疗以及纠正心功能不全和缺氧状态。在急性期,应尽快启动抗凝治疗以防止血栓进一步扩展,必要时进行溶栓以加速血栓溶解。同时,还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吸氧、维持血压、改善心功能等综合支持治疗。
总结
急性肺栓塞是一种具有高致死率的急症,早期识别症状、及时诊断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至关重要。对于高危人群,应加强预防意识,避免长时间卧床不动,定期进行体检,以降低患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