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岁男子睡眠中频繁呼吸暂停,确诊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常表现为夜间打鼾、呼吸暂停、晨起头痛、白天嗜睡等症状。本文介绍一位51岁男性患者,因白天精神不振、夜间鼾声如雷、晨起头痛及血压升高等症状前来就诊。经过多导睡眠监测确诊为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通过使用持续正压通气呼吸机(CPAP)治疗、配合降压药物和生活方式调整,患者症状显著改善,血压趋于稳定,睡眠质量明显提升。
基本信息与疾病类型
性别与年龄:男性,51岁
疾病类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就诊医院:浙江省人民医院
就诊时间:2022年2月
治疗方案:服用降压药(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厄贝沙坦片)、使用便携式呼吸机治疗、调整生活方式
治疗周期:门诊随访2个月
治疗效果:晨起头痛、白天嗜睡等症状明显缓解,鼾声消失,血压控制良好
一、初次面诊与症状分析
患者赵先生,长期患有高血压,规律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和厄贝沙坦片。在家中自测血压显示收缩压在135-150mmHg之间,舒张压约为85mmHg,诊室测量为152/88mmHg,心率86次/分。他主诉晨起口干、头痛频繁,白天容易犯困,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也有所下降。家属反映其夜间打鼾严重,甚至出现多次呼吸暂停的现象。患者本人也表示睡眠质量差,偶有胸闷憋气的感觉。初步怀疑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为进一步评估,医生采用Epworth嗜睡量表(ESS)和STOP-BANG筛查量表进行评估。结果显示ESS评分高达13分,提示日间嗜睡严重;STOP-BANG评分4分,提示存在中度以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可能性。
二、确诊过程与检查手段
医生建议患者住院进行多导睡眠呼吸监测,以明确诊断。监测结果显示,患者的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为47.6,属于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为78%,平均为90%,表明存在明显的缺氧现象。
根据检查结果,患者被确诊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医生建议继续使用降压药物控制血压,并开始使用便携式家用呼吸机进行持续正压通气治疗(CPAP)。此外,还建议患者注意控制体重、避免仰卧入睡,尽量采取侧卧姿势。
三、治疗方案与康复效果
在接受便携式呼吸机治疗一周后,患者夜间鼾声明显减少甚至消失,憋气感减轻。晨起头痛和口干的症状显著缓解,白天精神状态明显改善,不再感到昏昏沉沉。通过复查Epworth嗜睡量表,发现日间嗜睡程度明显下降。
家庭自测血压和门诊随访数据显示,血压控制更加平稳,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治疗前下降。患者表示生活质量显著提升,工作和生活状态更加积极。
四、日常注意事项与医生建议
看到患者病情好转,医生特别提醒应坚持使用呼吸机治疗,定期查看呼吸机存储卡,了解治疗数据。同时,建议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适度运动、规律作息,避免饮酒和过度劳累,以减少病情反复的风险。
对于降压药物,医生建议继续按原方案服用,持续监测血压变化。如果数周内血压持续稳定,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调整药物剂量。
五、医生的专业建议与临床感悟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不仅影响睡眠质量,还可能引发高血压、心律失常、认知功能下降等一系列健康问题。临床上,约有30%以上的高血压患者合并有不同程度的该病,尤其是在肥胖、超重、白天嗜睡明显的患者中更为常见。
因此,医生建议对于难以控制的高血压患者,应考虑进行睡眠呼吸监测,以排除该病的可能。确诊后,尤其是中重度患者,推荐使用呼吸机进行干预治疗,以防止夜间长时间呼吸暂停带来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