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有哪些潜在危害?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一种在睡眠过程中反复出现呼吸暂停的疾病,若夜间睡眠中发生30次以上、每次持续10秒以上的呼吸暂停,即可被诊断为此病。该病不仅影响睡眠质量,还可能对全身多个系统造成严重危害。
睡眠呼吸暂停对身体的主要影响
1. 心脑血管系统的损害
由于气道阻塞导致气流受限,身体在睡眠中反复缺氧,造成慢性低氧血症。这种长期缺氧状态会对心脑血管系统产生严重影响,如血压升高、心律失常,甚至增加心脏病发作和脑卒中的风险。
2. 日间嗜睡与认知功能下降
患者在夜间频繁觉醒,导致睡眠质量下降。白天常常感到疲倦、嗜睡,注意力难以集中,严重时会影响工作和日常生活,甚至增加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
3. 与肥胖形成恶性循环
肥胖是引发睡眠呼吸暂停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该病又可能导致代谢紊乱,进一步加重体重,形成恶性循环。此外,缺氧状态还可能诱发胰岛素抵抗,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不同严重程度的危害差异
轻度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可能仅表现为夜间打鼾、晨起口干、白天困倦等症状;而中重度患者则可能并发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记忆力减退、抑郁等病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建议及时就医进行专业诊断
确诊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需要通过多导睡眠监测(PSG)来评估夜间睡眠中的呼吸情况和血氧水平。一旦确诊,应根据医生建议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使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设备、改变生活方式或进行手术治疗等。
总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并非小病,其潜在危害不容忽视。如有相关症状,建议尽早就诊,以免延误病情,造成不可逆的健康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