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健康>恢复

肺间质纤维化的常见症状及早期识别的重要性

肺间质性纤维化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肺部疾病,其特点是肺间质组织发生不可逆的纤维化改变,导致肺功能逐渐下降。该病起病隐匿,早期症状往往不典型,容易被患者忽视或误认为是普通感冒、支气管炎等常见呼吸道问题,从而延误诊断和治疗时机。

肺间质纤维化的典型临床表现

在疾病初期,最常见的症状是持续性干咳,通常无痰或仅有少量白色泡沫样痰。这种咳嗽与常见的急性支气管炎或感冒后的咳嗽有明显区别:它持续时间较长,且对抗生素治疗反应不佳。随着病情进展,患者会逐渐出现活动后呼吸困难,即医学上所说的“劳力性气促”。

呼吸困难的表现与发展过程

起初,患者可能仅在快走、爬楼梯或进行轻微体力活动时感到气短,休息后可缓解。但随着肺纤维化的加重,呼吸困难会逐渐加剧,甚至在静息状态下也会出现憋气感。尤其在中老年人群中,咳嗽症状可能并不突出,而以气短为主要表现,这使得病情更容易被忽略。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患者是在因感冒、肺炎或其他肺部感染就医时,通过胸部影像学检查偶然发现肺间质异常,进而确诊为肺间质纤维化。因此,任何持续存在的干咳、不明原因的气短或活动耐力下降,都应引起足够重视。

高危人群与早期筛查建议

老年人、长期吸烟者、有家族遗传史、长期接触粉尘或有害气体(如石棉、硅尘)的人群属于肺间质纤维化的高危人群。对于这类人群,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尤为重要。

推荐的检查手段

建议每年进行一次胸部X光片或低剂量胸部CT扫描,尤其是出现不明原因慢性咳嗽或轻度气促时,应尽早行高分辨率CT(HRCT)检查,以便更清晰地观察肺间质的细微结构变化。早期发现肺部纤维化征象,有助于及时干预,延缓疾病进展。

此外,肺功能检测也是评估病情的重要手段,可以定量反映肺的通气和弥散功能是否受损。结合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和肺功能结果,医生能够更准确地做出诊断并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早诊早治,改善预后

虽然肺间质纤维化目前尚无法完全治愈,但通过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发展,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抗纤维化药物的研发和应用,如尼达尼布和吡非尼酮,患者的生存期已明显延长。

因此,公众应增强对肺间质纤维化的认知,一旦出现持续干咳、活动后气喘等症状,应及时前往呼吸内科就诊,避免延误治疗窗口期。特别是中老年人群,不应将“上楼喘”简单归因于“年纪大了”,而应科学评估肺部健康状况,做到疾病早发现、早干预、早管理。

伍小妞儿2025-09-28 09:29:47
评论(0)
评论前需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