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健康>恢复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有哪些?常见症状与应对措施全解析

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若血糖控制不佳,可能引发多种急性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往往起病急、进展快,严重时可危及生命。了解糖尿病常见的急性并发症及其临床表现,有助于早期识别、及时干预,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以下是三种主要的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及其详细症状和发病机制。

1.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由于体内胰岛素严重不足,导致葡萄糖无法被有效利用,身体转而大量分解脂肪供能,产生大量酮体,造成血液酸化的一种急性代谢紊乱状态。该情况多见于1型糖尿病患者,但也可能发生在未被诊断或控制不良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

诱发因素包括:

– 血糖长期控制不佳;
– 合并感染(如呼吸道、泌尿道感染);
– 治疗中断或胰岛素剂量不足;
– 外伤、手术、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等应激状态。

典型临床表现:

患者常出现极度口渴、多尿、乏力、恶心、呕吐,部分伴有腹痛,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易误诊为急腹症。呼吸加深加快(Kussmaul呼吸),呼出气体带有“烂苹果味”(丙酮气味)。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意识模糊、嗜睡,严重者发展为昏迷。实验室检查可见血糖显著升高(通常>13.9 mmol/L)、血酮体阳性、动脉血pH下降、碳酸氢根减少。

2. 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高血糖状态(HHS)——高死亡率的危重症

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昏迷,又称高渗性高血糖状态,多发生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的中老年人群。与酮症酸中毒不同,此类型患者体内仍有少量胰岛素分泌,不足以引起脂肪大量分解,因此酮体生成较少,但血糖极度升高,导致严重的高渗状态。

常见诱因包括:

– 摄入高糖饮食或静脉输注葡萄糖;
– 严重感染、中风、心肌梗死等应激反应;
– 脱水(如发热、腹泻、饮水不足);
– 使用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利尿剂)。

主要临床特征:

患者初期表现为多饮、多尿加重,随后因严重脱水出现皮肤干燥、眼球凹陷、血压下降。神经系统症状突出,如精神恍惚、定向力障碍、抽搐,甚至昏迷。血糖常高于33.3 mmol/L,血浆渗透压显著升高,但酮体阴性或轻度升高。由于患者多为高龄且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抢救难度大,死亡率可高达15%~20%,远高于酮症酸中毒。

3. 糖尿病乳酸酸中毒——隐匿性强但致命

乳酸酸中毒是糖尿病最罕见但最危险的急性并发症之一,病死率极高,可达50%以上。其发生机制主要是由于组织缺氧或药物影响,导致乳酸生成过多或清除障碍,造成血液中乳酸堆积,引发代谢性酸中毒。

高危人群与诱因:

–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
– 心肺功能差、长期缺氧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心力衰竭);
– 严重感染、休克导致组织灌注不足;
– 长期或过量使用双胍类药物(尤其是二甲双胍),在肾功能减退时更易蓄积。

临床表现多样且非特异:

早期可有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痛、腹泻等症状,易被误认为胃肠炎。随着酸中毒加重,出现呼吸深快、乏力、低血压、意识障碍,最终可导致循环衰竭和多器官功能衰竭。血液检测显示乳酸水平显著升高(>5 mmol/L)、pH值降低、阴离子间隙增大。

预防与处理建议:

对于服用二甲双胍的糖尿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肾功能,避免在肾功能不全、脱水、急性感染期间继续用药。一旦怀疑乳酸酸中毒,需立即停药并送医抢救,治疗包括纠正酸中毒、改善组织灌注、血液透析等。

综上所述,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虽然发病机制各异,但都与血糖失控密切相关。患者应坚持规律用药、合理饮食、定期监测血糖,并在出现感染、发热、呕吐等应激情况时及时就医。通过科学管理,绝大多数急性并发症是可以预防和有效控制的。

欧阳胜军2025-10-15 08:51:32
评论(0)
评论前需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