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健康>恢复

代谢性骨病需精准诊断,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不可忽视

(声明:本文仅供医学科普参考,为保护患者隐私,相关个人信息已做脱敏处理)

摘要

一名46岁女性因右上肢持续性疼痛长达半年入院治疗,初期症状尚可忍受,但近两个月明显加重。20天前突发剧烈疼痛并伴随肢体肿胀,影像学检查发现多处溶骨性骨质破坏及病理性骨折。经全面评估后确诊为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病因系左下颈部甲状旁腺腺瘤所致。随后成功实施手术切除肿瘤,并辅以补钙与石膏固定等综合治疗措施,术后患者疼痛显著缓解,骨折逐步愈合,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预后良好。

基本信息与疾病概况

患者信息

性别:女性|年龄:46岁|就诊医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时间:2019年9月

临床诊断

主要疾病类型:右尺骨、肱骨病理性骨折;继发性代谢性骨病;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由甲状旁腺腺瘤引起)

治疗方案与周期

采用外科干预联合保守治疗策略:行“左侧下甲状旁腺腺瘤切除术”+患肢石膏外固定。住院治疗共计10天,术后安排定期随访,分别于3个月和1年后复查,整体治疗周期超过一年。

治疗结果

术后恢复顺利,疼痛完全消失,影像显示骨折线模糊至最终愈合,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回归正常范围,骨密度亦有改善趋势,日常生活能力未受影响,患者及家属对疗效高度认可。

一、初诊过程:从慢性疼痛到深入排查

患者最初因右上肢持续隐痛就诊,虽不影响基本生活,但休息无法缓解,提示非机械性损伤所致。当地医院曾考虑纤维增生可能,给予常规止痛处理无效。近两个月来症状进行性加剧,且在无明显外伤情况下突发剧烈疼痛伴局部肿胀,提示病情进展迅速。X线检查揭示右侧尺骨和肱骨存在病理性骨折迹象,引发进一步怀疑是否存在潜在全身性疾病导致骨骼脆弱。为此转至我院寻求更深层次病因诊断。

二、系统检查明确病因

影像学发现异常线索

入院后行CT扫描显示右侧肱骨中上段及尺骨下段出现典型溶骨性骨质破坏,同时肋骨、髂骨等多个部位也呈现类似改变,初步怀疑恶性肿瘤转移可能。然而,进一步实验室检测排除了血液系统肿瘤(如多发性骨髓瘤)及其他实体瘤的可能性——血常规、血沉、凝血功能、尿本周蛋白及多种肿瘤标志物均处于正常范围。

生化指标揭示关键证据

血液检测结果显示显著异常:血钙高达2.89 mmol/L(高于正常上限),血磷降低至0.58 mmol/L,碱性磷酸酶飙升至1141 U/L(正常值仅为35–100 U/L),提示活跃的骨转换状态。更为关键的是,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达到1063.0 pg/ml,远超正常参考值,强烈指向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核医学与骨密度辅助诊断

全身骨显像(骨扫描)显示颅骨及多处骨骼代谢活性弥漫性增高,符合代谢性骨病特征。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DXA)测得骨密度T值为-3.7,明确诊断为重度骨质疏松。结合所有检查结果,最终确诊为由甲状旁腺腺瘤引发的继发性代谢性骨病,而非原发或转移性骨肿瘤。

三、精准治疗实现康复目标

手术根除病灶

明确诊断后,医疗团队决定施行“颈部左下甲状旁腺腺瘤切除术”。术中精准定位并完整摘除异常增大的甲状旁腺组织,病理检查证实为良性腺瘤。手术过程顺利,未发生喉返神经损伤或其他并发症。

术后综合管理

针对已发生的病理性骨折,采取石膏外固定保护患肢,防止二次损伤。同时启动积极的对症支持治疗,包括静脉及口服补钙、维生素D补充,预防术后低钙血症的发生。患者术后恢复平稳,疼痛迅速减轻,精神状态良好,住院第10天准予出院。

四、长期随访与生活指导

定期复查计划

建议患者在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及3年时规律返院复查,重点监测甲状旁腺功能(血钙、磷、PTH)、甲状腺超声以及骨折愈合情况。若发现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可考虑进一步手术干预。

生活方式调整建议

饮食方面推荐高钙、低磷膳食结构,增加奶制品、豆类、绿叶蔬菜摄入;鼓励适度户外活动,每天晒太阳15–30分钟,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增强钙吸收。避免吸烟饮酒,减少咖啡因摄入,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骨骼健康重建。

五、临床启示:重视代谢性骨病的鉴别诊断

误诊风险警示

本例患者曾在多家医疗机构被怀疑为骨肿瘤,甚至面临重大心理压力。然而,通过细致的实验室筛查和多学科协作,我们及时纠正了方向,避免了不必要的过度治疗。这一案例提醒临床医生:面对不明原因的病理性骨折或多发性骨破坏,不能仅局限于肿瘤思维,必须系统排查内分泌代谢疾病,尤其是甲状旁腺功能异常。

早期识别意义重大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引起的骨病属于可逆性病变,只要尽早诊断、及时手术,多数患者可实现症状缓解甚至骨骼自我修复。相比之下,若误判为恶性肿瘤,不仅会给患者带来巨大心理负担,还可能导致错误的化疗或放疗决策。因此,在骨科、内科接诊不明原因骨痛或骨折患者时,应常规检测血钙、磷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提升公众认知的重要性

许多患者对代谢性骨病缺乏了解,常将长期骨痛归因于“劳累”或“颈椎病”,延误就医时机。医疗机构应加强科普宣传,普及甲状旁腺疾病的相关知识,提高大众对隐匿性内分泌疾病的警觉性,从而推动更多类似病例得以早期诊治,改善预后质量。

孤独为你2025-10-16 10:34:20
评论(0)
评论前需先登录。